666 大结局(终)8K-《金夫》
            
            
            
                
    第(2/3)页
    冯霁雯回过神来,刚想阻止他,却见那丫鬟已经去了。
    最先两次她格外放在心上,一旦月信迟了便跟他念叨,然后他就会让府里的大夫来给她诊脉,次次弄得人‘提心吊胆’。
    后来她干脆不跟他说了,免得又是虚惊一场,反倒惹得寿椿楼上下一群人跟着期待、然后失望。
    如此往复,她都快觉得对不起大家了!
    天呐,这种心理太病态了!
    冯霁雯在心底哀呼一声。
    这下一闹,和珅也不准她赏月了,小心翼翼地亲自扶着她下了摘月台,唯恐有什么一星半点的闪失。
    易大夫已经等在了寿椿楼外堂中。
    “夫人有什么不适吗?”他先是问。
    和珅刚要开口,就被冯霁雯抢白道:“……没什么,就是劳烦易大夫请个平安脉。”
    几日前才来寿椿楼请个平安脉的易大夫当然听出来这是个幌子。
    如此,也就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
    和珅一直站在一旁,坐也不坐,直让冯霁雯觉得哭笑不得,又压力倍增。
    同样站在另一旁的还有秦嫫。
    易大夫收回诊脉的手。
    “如何?”和珅立即问。
    “夫人身体康泰,看来是近来调养得当,一切皆好。”
    秦嫫有些失望。
    和珅的心一下子落了回去,但他并没有失望的情绪,他紧张冯霁雯是因为紧张她的身体,若是当真怀了,必当要多加注意,饮食习惯都要做出调整。若是没有,也没什么可急得,左右两个人都年轻,还怕没有子嗣吗?
    冯霁雯在心底长吁了口气,道:“有劳易大夫跑一趟了。”
    “话还没说完呢——”易大夫笑着看向冯霁雯和珅,道:“不知大爷夫人可准备了红封?小人这回可得厚颜讨赏了!”
    讨赏?
    冯霁雯还没反应过来,秦嫫失落的心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她紧紧盯着易大夫,忙问道:“大夫此言,可是夫人……?”
    易大夫笑着点点头。
    “夫人这是喜脉。”
    说着,他便略整衣袖,长长揖礼道:“小人在此恭喜大爷,恭喜夫人了!”
    冯霁雯愣在原处。
    直到秦嫫、小仙,小茶,还有屋内其他的丫鬟下人,都齐齐地跪了下来,满室欢喜地向主子道贺。
    没怀上不失望是一回事,眼下真听着是怀上了,和珅又是截然不同的心情了。
    他先是冲着冯霁雯粲然一笑,露出一排极好看雪白的牙齿来,眼睛里如盛满了星辰一般,一闪一闪地,全是喜色。
    “快给易大夫封赏银。”他吩咐道:“……阖府上下,人人都有赏!”
    秦嫫忙不迭地应下,喜笑颜开地下去准备。
    冯霁雯扯着和珅往里屋走。
    身边没了外人,她一下子扑进了他的怀里。
    和珅被她吓了一跳,连声道“小心些”,又将她拥在怀里,笑着道:“……霁雯,真好,老天待我不薄!”
    冯霁雯从没见他这般雀跃过。
    又是这般地容易满足。
    可她又能清楚地察觉到,他的欢喜并非是孩子本身,而是因为这个孩子是他跟她的共同的血脉。
    他和她有孩子了!
    从此后,他们不单单是夫妻,还是有了血缘牵连的亲人。
    这种感觉很强烈,也很奇怪。
    冯霁雯只觉得内心涌动,一股热辣辣的泪意钻进鼻子里、脑子里,刺得两行滚烫的泪水顺着腮边滚落。
    ……
    腊梅初绽的时候,福康安来了和第。
    冯霁雯听明白他的来意之后,颇有些讶然。
    福康安是来辞别的。
    台|湾暴|动,他要带兵前去镇压。
    皇上有意要重用磨砺他,但他总归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另命了海兰察一同随行。
    “你先别急着走,我这便让下人去请大爷回来——”冯霁雯说着就要让人去喊刘全。
    “不必了!”福康安打断她,道:“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皇上的旨意,和大人也知道,今日早朝后,我已将同他私下谈过了。”
    他这次来,本也不是特地向和珅辞别的……
    冯霁雯闻言点头。
    她笑了笑,道:“那你留下用午膳吧,今日晌午,大爷说好了回来的。到时饭桌儿上你们再说说话儿。”
    如今福康安与和珅的关系再不似从前那般,虽说从前也皆是福康安单方面地针对和看不惯。
    经过嘉贵妃那些事情之后,他已经慢慢地对和珅改观,人也跟着沉稳了许多。
    福康安拒绝道:“家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交代、准备,便不多留了。”
    他说着便站起了身。
    冯霁雯只好起身相送。
    出了嘉乐堂,冯霁雯由丫鬟扶着小心翼翼地下着石阶。
    福康安看了一眼她微微隆起的腹部,既觉得替她高兴,又有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涩然之感在心底来回荡漾。
    “你身子不便,外头冷,无需送了。”他止步说道。
    冯霁雯点头笑道:“我跟大爷等着你凯旋而归之时,替你接风洗尘。”
    福康安一直在看着她。
    视线中的女子身着藕色绣云雁细缎裳,软银罗裙。乌发挽髻间,一支羊脂色的松鹤长簪透着淡淡的光芒,将人衬得越发柔和起来。
    或是有了身子的缘故,一张清丽恬静的脸庞近来变得略微圆润了一些,气色亦十分好,尤其是笑得时候,眼睛里仿佛都透着微波。
    看着她微圆的脸庞,福康安的思绪忽然被推回了许久前的那段岁月里……
    少女打扮地极尽招展,费尽心思地接近他,总爱套近乎地喊他“瑶林哥哥”。
    他当时觉得烦极了,又因常被人当做笑柄来谈论,他越发厌恶她,甚至开始恶言相向。
    七夕当晚,她一脸期待地将贴身玉佩捧到他面前,他避之不及,一心想着去见金二小姐,连她落入水中都无暇顾及……
    再后来,就全然变了。
    他再也没有从她口中听过“瑶林哥哥”四字了。
    那些讨好、那些笑脸,也全不见了。
    是啊,人心都是会疼会累会失望的,他有什么理由一边弃如敝履,给予难堪,一边再期待她能一如既往?
    只是他近来常常会想,若是当时自己做得不那么绝情,刺痛人心的话少说一些,今时今日会不会有所不同?
    他想了许多,答案都是否定的。
    没有如果,所以没有意义。
    冷风吹在脸上,福康安深深吸了口气,对着冯霁雯一笑。
    笑意浸入眉间,显得英气又温柔。
    “……待我回来的时候,一定第一时间来看大侄儿。”
    冯霁雯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笑着道:“也可能是侄女。”
    “都好,像你像和珅都极好。”
    冯霁雯笑意更盛。
    晶莹剔透的腊梅挂在枝头,悄无声息地缓缓绽放着。
    京城的冬天一如往年地冷。
    冯霁雯不爱出门,至多由和珅陪着在萃锦园中漫步赏雪。
    蝠池里结了冰,池面上铺着一层晶亮的雪粒子,两只白鹤偶尔伫立在木桥上取暖。
    天气转暖后,冯霁雯的身子日益笨拙,常是数着日子过,不由觉得时间变得缓慢起来。
    终于近了快要生产的日子,她却又开始惶恐不安,担心这担心那,和珅一边沉稳温柔地安慰着她,一边却偷偷地在暗下再三交待秦嫫——若是夫人生产时他不在府中,务必让人立即去传信,若在他赶回来之前有什么状况,不用犹豫,一定要保大的。
    秦嫫听了万般无奈。
    大爷向来沉稳,怎么也说这等不吉利的话!
    和珅还让人请来了惇妃,来给冯霁雯传授生产的经验。
    难产的经验虽然也显得不吉利,但也可做不时之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