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李克用12】-《唐朝那些事儿》
第(3/3)页
校尉滔滔不绝的当起了讲解员:“这叫影青瓷,老外称它为假玉器,产自于长江以南的昌南镇。这影青瓷在西方,也就是欧洲。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可能拥有,它的市场价格是黄金的好几倍。”
听到这里,酋长好像想起了什么:“阿阿,赫连铎大帅送这么贵重的礼物给我,一定有什么要事需要我帮忙,说吧,什么事?”
校尉这才从怀里取出一封赫连铎的亲笔信,呈上去。酋长展开书信一看,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李克用是不是那个沙陀人,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的?”
“正是,正是。”
“听说此人非同寻常,我想,他没有两把刷子哪敢造反?要捉拿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汗不必过滤,李克用的大军不是刚刚被我们赫连铎大帅给灭了么?现在,就算他是一只斑斓猛虎,那也是一只落入平阳的虎……”话一出口,校尉自觉失言,见酋长和在座的诸位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才咳嗽两声接着又说:“而一只落入平阳的虎,还不如一只病猫呢!古人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你的地盘,李克用的势力一旦形成气候,对大汗你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鞑靼酋长听了这一席话后,不由得暗暗攥紧了拳头,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对校尉说:“你们且回,等我的好消息。”
鞑靼酋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回去的路程远,又是下雪天,你们就在此歇息两日再走吧。”。于是,不速之客于第二天回云州复命去了。
我由衷地叹服这位不知姓名的校尉(史书上未见其名),是个人才啊!即使是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吧?赫连铎没有选错人。话虽如此,赫连铎贿赂鞑靼人捉拿李克用的计划,能否成功?是不是肉包子打狗?主要还取决于鞑靼酋长的态度。而鞑靼酋长持何种态度,则完全取决于李克用!
有朋友问道:“阴山鞑靼部落的上一级领导到底是谁呀?从上述情况看,大同防御使赫连铎不像是鞑靼人的领导啊?”
鞑靼部落的领导人的确不是赫连铎,是谁呢?是原振武节度使李国昌(新节度使还未到任),也就是说,阴山地区是属于振武镇的管辖范围。两年前,李国昌在振武镇任职期间,鞑靼人给他的印象是胆小怕事、安分守己。闹事闹得鸡犬不宁的是回鹘、党项、吐谷浑那些家伙。
现在,鞑靼人的顶头上司李国昌同志深入群众、检查工作、体验生活来了,可他们却连个非正式欢迎宴会都没有举办。人走茶凉啊!不仅如此,他们还准备绑架顶头上司的公子,天理何在!
自从李克用他们遁入阴山之后,终日里混迹于鞑靼人当中。由于他豪爽、仗义,深的当地人的喜爱,结交了不少朋友。几个月来,李克用在家里总是长吁短叹,茶不思、饭不想,多少个夜晚睡不好觉。他在反思,反思那段不堪回首的叛逆之路,心中充满着深深的愧疚——
我朱邪家祖祖辈辈尽忠唐朝,从来没有人叛逆过。天子是厚道的,我们父子平庞勋有功,朝廷给于了太多的殊荣:赐姓受封、高官厚禄、整个朱邪家族都跟着沾了光。我怎么可以向河朔三镇学习呢?他们算什么东西?本来就是安禄山一个窝里出来的、没有礼义廉耻的贼!而我呢?我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着贵族血统的、堂堂的李唐宗室成员!
看着夫君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刘氏夫人疼在心里,开导他说:“不要想的太多,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我们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李克用好像没有听见她的话,还在回忆过去、自言自语:“我只后悔当初不该听信了李尽忠、康君立这两个混蛋的话,结果不光害了我自己,还坑爹了。本来老爸当节度使当得好好的,前程似锦。要不是因为我,哪会落到这寄人离下的地步。”(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