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史之乱1】-《唐朝那些事儿》


    第(3/3)页

    张守珪紧闭的双唇蹦出两个冰冷的字:“棒杀”。

    跪倒在地上的安禄山顿时吓得面如土灰。一个活生生的人居然会因为盗窃一只羊而丧命。量刑确实有些过重,可是谁让安禄山赶上从严从重打击刑事犯罪的“严打”行动了呢?倒霉的安禄山既不能提起上诉,也无须经过死刑复核。

    行刑人员走到他的面前,准备将他拖下大堂,拖向行刑地点。

    当衙役手中挥舞的大棒落下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生命就会因为这个小过错而过早地陨落。二十多年后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叛乱也会消弭在萌芽之中,可是小小的偶然往往会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安禄山展现出自己的过人之处。他知道自乱方寸只会丧失最后一丝自救的希望。

    “大夫(张守珪兼任御史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番吗?那你为什么还要棒杀壮士呢?”

    这句给力的话语居然使安禄山奇迹般地化险为夷,因为这句话触动了张守珪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话不在多只要震撼心灵就会变得强劲有力。

    此时,无论是身在京城的玄宗皇帝李隆基还是远在边陲的张守珪无不为如何降服桀骜不驯的契丹族和奚族而一筹莫展。

    此言一出,张守珪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居然能够说出如此豪言壮语的胡人罪犯。

    虽然重视内涵和内在美经常挂在很多人的嘴上,可是谁也无法否认外貌的重要性。

    在《水浒传》中,晁盖七星聚义想要抢劫生辰纲时之所以力邀白胜加盟便是因为他独一无二的长相。他那猥琐的外表不容易引起负责押运生辰纲的军官杨志的疑心和警觉。

    如果安禄山相貌平平或者像白胜那样丑陋不堪,张守珪自然会认为他不过是说说大话而已,可是安禄山却长得身材魁梧,体形健硕。硬朗的外形和豪迈的话语聚合在一起便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这让求才心切的张守珪动心了。

    张守珪不仅释放了安禄山,而且将他留在军中效力。

    在唐代,门荫、科举、荐举、入流和军功无疑是步入仕途的最主要的五种途径。

    门荫是“官二代”乃至“官n代”的政治特权。**可以根据父亲或者祖父的品级和贡献直接获得官职。“门荫”这条路对出身卑微的安禄山而言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科举无疑是广大寒族子弟实现政治理想最宝贵的机遇。当然这条路对目不识丁的安禄山而言是天方夜谭。

    即使他饱读诗书并且学富五车,要想通过科举入仕也是一条异常艰难的路,因为标榜“以才取士”的科举考试比拼的绝不仅仅是才学。

    关于科举考试的潜规则数不胜数,门荫是**裸的“拼爹游戏”,而科举却是暗流涌动的“拼爹游戏”。

    《唐摭言》中记载的一件事让我们不禁为标榜公平、公正、公开的科举考试背后的黑幕惊叹不已。

    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推荐大才子杜牧,并呈上杜牧所写的那篇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

    根据前人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杜牧用大气磅礴的语言勾勒出阿房宫的壮美画卷。

    如此雄伟的阿房宫最终被项羽烧毁(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可是通过现代考古挖掘,阿房宫夯土层上根本就不存在包括瓦当在内的秦朝堆积层,而且根本没有火烧的痕迹。(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