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大唐将帅31】-《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我以身许国,决不会和薛延陀串通一气”,诸首领蓄谋已久,不由分说,将契苾何力捆绑起来,强行带到了薛延陀。
消息传到了大唐朝廷,众人议论纷纷,有人乘机落井下石,“人心各乐其土,契苾何力到了薛延陀,可谓如鱼得水”,唐太宗此时却表现了充分的自信,“此人心如铁石,
一定不会背叛我”,事实证明了唐太宗的识人之明,契苾何力来到薛延陀可汗夷男的牙帐后,拒绝归附,他箕踞而坐,拔出佩刀,大声呼喊,
“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割下左耳,表明自己效忠大唐的决心。
夷男勃然大怒,准备杀掉契苾何力,其妻出面劝阻,方才留下了契苾何力的性命。薛延陀使者来到大唐,向唐太宗汇报了当时的情形,
唐太宗感动万分,哭着对群臣说道,“不知契苾何力现在怎么样了”,他马上派遣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到薛延陀,以下嫁大唐公主为条件,
换回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劫后余生,升至大唐的右骁卫大将军(正三品,唐朝的亲王才正一品)。
夷男满心欢喜,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他派人向唐太宗献上了五万匹骏马、一万头牛、十万只羊作为迎娶大唐公主的聘礼,
唐太宗深知游牧民族一般都是后妃操纵政权,大唐公主的儿子当上可汗,就是大唐帝国的外孙,外孙多半会亲近母亲的娘家,
所以对外嫁公主一向是毫不吝惜的,这回虽然事出有因,他还是打算履行约定。契苾何力熟知薛延陀的内情,他给唐太宗出了个主意,
“礼有亲迎,让夷男到京师来迎娶公主。或者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也行,夷男害怕大唐,
必然不敢亲来,他不来。这婚姻就成不了,郁闷交加,肯定活不长,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善主,二子争国是避免不了的。到时候内忧外患,
大唐可坐收渔人之利”,唐太宗依计而行,夷男果然不敢前来迎亲,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他郁郁而终。一切正如契苾何力的预料,
薛延陀内乱爆发,自相残杀,大唐乘机出兵讨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了薛延陀。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亲征高丽。唐军到达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太子河北岸)的时候,
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东南)的高丽军万余人赶来增援,契苾何力率领八百骑兵前去阻击,陷入了高丽军的重重包围。
契苾何力的腰部被高丽军的长矛刺中,伤势严重,多亏部将薛万备(薛万均的弟弟)拼死救援,方才脱离险境。
契苾何力从未遭到如此败绩,情绪激愤。他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率军出战,斩首千余人,追击几十里。打得高丽军抱头鼠窜。唐太宗对契苾何力的伤势十分关心,亲自为他敷药,仔细清理伤口,
表现了真挚的君臣情谊。白岩城攻破之后,唐太宗查出刺伤契苾何力的高丽人名叫高突勃,就把高突勃交给契苾何力。让契苾何力手刃仇人,
不料,契苾何力不计一矛之仇,反而将高突勃释放,他说,“两国交兵,各为其主,高突勃千军万马之中舍命刺我,实为义士,既无私怨,何必杀他”。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为打通西域商路,派兵攻灭西域的龟兹(今新疆库车)。
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依附西突厥,屡屡与大唐作对,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
契苾何力为副大总管,率领铁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浑骑兵十余万,
风驰电掣,向龟兹进发。唐军首先击败了西突厥处月、处密两部,扫清障碍,
消除进军中的侧后威胁,然后,自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以西,兵分五路,进攻龟兹北境。唐军一路凯歌,先后攻破了龟兹大城五座,
共得小城七百余个,俘获男女数万人,开辟了大唐通往西域的南路交通要道,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