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大变】-《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有想到的是,看上去木讷质朴的华山王表面上处处为皇帝打算,心里却在盘算着以何种方式迎接尔朱兆入京。当尔朱兆的人马渡过黄河来到洛阳城下的时候,元鸷带领禁卫军亲自迎接,洛阳城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尔朱兆入京后以尚书省为指挥部,将孝庄帝锁在永宁寺楼上。

    司徒公临淮王元彧被群殴至死,录尚书事、城阳王元徽逃出京城,不久被杀。尔朱兆马踏皇宫,杀皇子,辱皇妃公主,契胡武士们将洛阳洗劫一空。左仆射范阳王元诲、高道穆等皆被杀死。尔朱兆敢作敢当,没有尔朱天光那么多顾虑。三下五除二就将元子攸的朝廷解决掉了。这个结果是尔朱天光、高欢等人始料未及的。

    尔朱兆以入洛阳首功,对尔朱世隆很不客气。指责尔朱世隆坐观尔朱荣被害,尔朱世隆惹不起这个祖宗,只好好话说尽,但心里恨透了尔朱兆的飞扬跋扈。尔朱兆在洛阳横行了没几天便匆匆撤兵赶往并州,因为秀容老窝被人给端了。

    当初为了牵制并州契胡兵马,孝庄帝元子攸曾经在河西布下一支奇兵,如今,皇帝被俘,这支奇兵出动了。河西费也头人纥豆陵步蕃率部袭击了契胡大本营秀容川。尔朱兆不敢在洛阳久留,让尔朱世隆、尔朱度律等陪着新皇帝留守洛阳,自己率领大军匆忙北上,临走时将孝庄帝一并带走,不久,尔朱兆将孝庄帝杀害于晋阳。

    费也头人同契胡武士开战了。我们的教科书经常设定这样一个命题,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还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正确答案是人民群众。历史用它那神来之笔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喜欢看历史的孩子开始怀疑正确答案的正确性了

    比如陈庆之可以将在胡人眼里不适合当兵的汉人训练成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陈庆之之后呢?同样。尔朱荣的契胡军团曾经横扫山西、河北,将向并州、肆州渗透的费也头牧子驱逐到河西。

    尔朱荣不在了,契胡军团换做尔朱兆当领导,军队还是那支军队。敌人还是那些敌人,然而,胜负结果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在费也头人的攻击下。契胡武士竟然接连遭遇大败,尔朱兆狼狈地退回晋阳。nnd,老家也给你们吧。

    但是,纥豆陵步藩依然不依不饶。河西费也头军团继续南下直逼晋阳。倘若晋阳有失,丢人可就丢大发了,尔朱兆真慌了。不得已,尔朱兆向晋州刺史高欢求援。

    高欢早先因为计算失误而跟尔朱兆有了芥蒂,此时见尔朱兆一时半会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早就有意跟尔朱兆修复关系,现在,机会主动来找了,于是,在尔朱兆最危急的时刻高欢率晋州军相助。

    高欢自从经营晋州以来,赚了不少财物,一部分交给刘贵用来打点关系,剩下的都用来发展军队了,他以连襟窦泰为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太安韩轨为都督、广宁石门人潘乐为都将,孙腾为长史,高隆之为治中兼代理平阳郡守,又与汾州刺史善无人高市贵交好。

    潘乐为人宽厚有胆略,十九岁便做了葛荣的京兆王,后与高欢结交投靠了尔朱荣,以讨元颢功封男爵。高市贵征讨葛荣时为前锋都督,他曾经做过卫将军、秀容大都督、第一领民酋长,封爵为伯。

    高欢出兵,高市贵率领汾州军相随。高欢的到来改变了契胡军团的劣势。事实上,尔朱兆统领的契胡军队中夹杂了许多六镇降卒,这些人被编入营户后被残暴的契胡军官当作了奴隶一样,干重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却要为主子去打仗,他们能卖命吗?

    尔朱荣喜欢用数量不多的精兵作战,有时候人多了不一定产生人多的效果。高欢来了,部分六镇兵被拨付给高欢指挥。高欢一向善于御下,军士们愿意跟这样的领导混,所以高欢不仅带来了训练有素的晋州兵,而且尔朱兆的六镇兵卒在他的手里重新焕发了战斗激情。河西武装溃散了,纥豆陵步藩被杀,费也头人又一次被赶回河西,从此他们有了河西流民的称号。

    尔朱兆很高兴,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跟高欢发下香火重誓,义结金兰,约为兄弟,从此高欢追随在尔朱兆帐下。但高欢胸有大志,他向尔朱兆屈服的原因不过是在寻找机会,事实上,他一直在觊觎六镇鲜卑的领导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