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政衡说道:“嗯,安宅船现在我家拥有多少艘了?” 葛笼衡信颇有点尴尬的说道:“主公,由于时间紧迫,安宅船目前只有试航的两艘,和正在船坞内搭龙骨的三艘,年内可以制造出五艘四百石的安宅船,再多就需要更多的船匠和船坞了。” 政衡对于技术并不擅长,在这个无论建造什么都手工的时代里,你要想要制造出足够的船只就得建造足够多的船坞,收拢和培养更多的船匠,显然短时间内伊达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政衡微微颌首道:“安宅船的事情看来在对付三岛村上的战事上难以发挥作用了,丹波,看来还需要你辛苦一趟,前往盐饱诸岛,借助他们的船只和水手。还有葛笼衡信,安宅船的数量不用太多,大致在十到十五艘之间就足以在濑户内海称王称霸了,从船匠中挑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船匠重点研究可以在海上航行的帆船,明国的福船和南蛮的帆船俱都在研究之列。” 宫原正重应道:“臣明白!” 葛笼衡信听得政衡的命令,眼睛放亮,倭国作为岛国,对于海洋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在当时的倭国使用了两种船只,一种是在濑户内海和近海航行的主要使用人力摇动船橹行进和战斗的船只,关船、小早以及安宅船,甚至于被倭人吹嘘的天上有地下无的铁甲船,俱都在此列,当然并不是不用帆,只是在近海很少使用罢了;另外一种就是在海上航行的帆船了,在倭国主要就是用于来往于倭国和明国之间的船只。 政衡对于研究帆船一事纠结过一段时间,是不是使得倭国这头恶狼从牢笼中跳了出来,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顾虑。现如今的明国可不是七八十年后的明国,虽然由于嘉靖帝的昏愦和权臣的误国,使得海防十分空虚,致使时常受到海盗的进犯,但是在未来的十数年间在东南沿海涌现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酋等著名将领,捍卫了帝国海疆安定。 政衡想要十余年内一统西国和九州地区,实在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就算是他能够完成这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可能放任海寇横行的事情。对于统一政府来说,正常贸易往来如果比海寇席卷来的利益大的话,何必冒着惹恼明帝国的危险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