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不是战列舰,这只是炮舰而已。”怀特说的斩钉截铁:“据我所知,中国在建造这些战舰前向德国采购了一批四千马力的蒸汽机,按无畏舰的大小最多只能装四台,也就是说最多提供一万六千马力的动力,这样的动力最多将战列舰驱动到17节。更何况他们的排水理比无畏号还要大一些,所以更不可能有更高的速度。中国建造四艘这样的战舰就是为了对抗俄国,因为他们知道俄国舰队远道而来速度必定下降。仅此而已。” “可是,他们的巡航速度就已经是12节了,而且电报中还是他们转向灵活。按常理推算,他们的速度应该不低于19节。别忘了,他们之前建造的基础号就已经有这个速度了。”约翰费舍尔小心的问道。 “那他们一定没装装甲。就像他们的定海级轻巡一样。”怀特瞪着费舍尔咆哮着,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架式。 “我想,你说的是应该对的。”费舍尔总算哄住了爆发前的怀特。却不想怀特非要再次前往远东,他要亲眼看看。还要费舍尔派出最快的军舰送他去。费舍尔只能说远东太远了,时间上肯定来不急了。 费舍尔知道,怀特说的只是一种可能,而且是可能性很小的可能。战列舰的建造花费巨大,因为没人会去建这样的慢速战列舰,仅仅只为了打一仗而已。其实怀特也明,无论他说什么都骗不了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战舰不可能不装装甲。因为装甲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军舰提供防御力,也是为了平衡军舰的重心。从定海级轻巡开始,怀特就始终没有明白过来,中国的军舰是如何平衡军舰的上层建筑和整体重心。因为定海舰中的那一弹可以证明,定海舰确实没有表面装甲。 白起号的出现,不仅是英国为之哗然,美德法等国也表示了高度关注。他们至今都没能建造出二万吨的战列舰来,虽然中国的新式战舰还需要战争来检验,但中国是如何在短短十年间从还没有造船能力,成长到能建造世界最大战列舰的地步呢? 白起。秦朝名将。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后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战列舰是海战的主力,巨舰大炮的对决犹如陆军两将之间横刀相向。中国的战列舰和重巡这样海战主力就用中国历朝武将名命名,这是最新的军舰命名原则。而这次选中的就战国。白起、李牧、王翦、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名正好为四艘主力战列舰命名,乐毅、田单、项燕、赵奢,这四将为新的四艘超海级重巡命名。这样不仅能让这些历史名将为人所了解,同时也激发海军将士勇猛之心。 即使战败、即使沉没,也决不辱先辈之英名。这是八舰在接受命名时共同的宣誓。海军的主力战舰配的上这些名将的名字,也希望能借这些名将的赫赫威名。重现这些名将的曾经的辉煌――克敌致胜。 其实中国海军对白起四舰也不满意。原设计意图是要安装四座三联装舰炮,经计算需要不低于二万吨的舰体。经过十年的跨步追赶。加上从国外高价购回的大量设备,建造二万吨战列舰的设备还是充足的。基础号的建造就是在为新舰做测试。虽然李明利用自己的知识为中国搞出了高强度的镍铬合金钢。改善了金属生产工艺,大幅度提高了金属的各项性能。但李明必竟是皇帝,不可能整天去跟进生产,每周仅能抽出一天时间去查看样品的研发进度。于是样品的合格,在大批量生产中还是出了问题。但是必需承认的是,中国工业基础还是太薄弱,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以至于大件材料的材质均匀性差,而这就是基础号最终被拆卸的跟本原因――材料无法承受相应的舰炮后坐力,以至于基础号连作为训练舰的可能都没有。 为了确保新舰建造顺利,设计图只能往保守的方向修改。但这么一改舰体重量大幅增加,而战列舰又不能向轻巡那样进行重点防守。于是在多方权衡之下,只能撤去一座炮塔。但整个军舰标准排水量还在达到20500吨,满载排水量23100吨。即使这样,无畏号可是五座炮塔,也就对应着五个弹药仓和五套供弹系统。而人家的排水量依然比只有三座炮塔的白起号还要少近二千吨。可想而知,在吨位的利用上白起号还是差的很远。也由此可见,中国的舰船设计和英国相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唯一的优势就只能是动力了。被掠夺计划搅乱的欧洲科学界已经无可奈何的放慢了脚步,原本要安装在无畏号上的蒸汽轮机如今还只能在驱逐舰上测试。而此刻的欧洲越来越多的黑帮让还没有出茅庐的年青学者们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相反,在掠夺计划推动的中国科学却一日千里。如今装在白起号上的蒸汽轮机已经是第二代成熟的产品,如果不是赶时间,也许第三代就可以正式装备了。四座第二代蒸汽轮机在锅炉的推动下,为白起号提供着两万五千马力,足够将白起号驱动到22节的高速。 不管怎么说,白起级的现世向世人宣布了一个事实,如今的中国也有了自建战列舰的能力,而且我们的军舰并不比英国的差。(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