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开国大典-《中华苍穹》
第(2/3)页
。如今征战半年以久,正好在换防之时调回参加阅兵。
九,为阳数的极数,谐音“久”。所以皇帝自称“九五之尊’”,国设“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设三省六部等等,祭祀等重大礼仪庆典也均要以九为基数。所以走在受阅军队第一位的军阵,正是八十一人排着九九阵列在三位军官的指挥下,沿着十里长安街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开安门城楼进发。这是中华第一支依仗队,却不是专职依仗队。他们由换防回来的军官组成,最小的也是少校。这次他们仿古例顶盔贯甲、腰配长剑、手执长矛,在长安街两侧无数百姓的见证下,将在中华成立的第一次阅兵中第一个受阅。
*广场上,琴、筝、箫、笛、丝竹、鼓等乐器齐声奏响,组成了宏大的音乐。三千宫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长袖飘逸,丝带飞舞。这正是唐时歌舞的集大成之作――《霓裳羽衣曲》。
这一刻,代表柔美的舞曲与代表钢强的军队相互辉映。
随着依仗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庞大的舞阵中一名宫娥踏着舞步,挥舞着三丈长的丝带从舞阵缓步而出。这时所有人才注意到。她装扮的与其它人不同,是一个山鬼的装扮。
踏着舞点跳到场中央的山鬼停了下来,竖而直立面朝东方。在那里。一支军队正在走来。
“立定――”依仗队在刚刚进入广场的地方停下来。山鬼抖着长长的袖子向依仗队走去,边走边唱:“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领队张嘴应和:“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另两位副领队接着唱道:“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随后整个仪仗队齐声应呵道:“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山鬼这时装着一副寻找人却找不见的模样在军士堆里东寻西顾,最后哀伤的跪坐在地上哀哀的唱歌:“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所有将士捶着胸口大声怒吼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就在城下仪仗队唱着《出车》一问一答之时,城楼上的各国公使纷纷打听下面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们说的是:国家多事多难,战事十万火急。天子召集他们去遥远的地方作战,他们心甘情愿的开赴战场,不管多么艰难,他们都无所畏惧。”李明站在城楼上向他们解释:“他们当年走的还是杨柳依依的好时候,如今归来却是雨雪霏霏。家人,山鬼都找不见往日熟悉的面容。他们不后悔,如今大获全胜。正是欢庆的好时候。”李明越说越显的激动起来,台下正好问答结束。李明跨前一步,大吼道:“传令,卸――甲――”
广场上的舞蹈停了下来,代表着祥和的礼乐也停了下来。“咚、咚、咚――”沉重的鼓声响起,而且越发急促起来,舞阵中756名宫娥挥舞着丝带向队列跑来,她们九个一排纷别向军士行礼,而后将军士们身上的铠甲轻轻解下,叠起来捧在手上。
将士们静静的站在那里当铠甲卸下,任由宫娥们为他们卸甲,这是远征将士们应得的荣耀,现在由他们代领。甲胄卸了下来,山鬼的舞蹈也停下来,山鬼深深朝将士们一鞠躬后,与众宫娥一并退下
。而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红地毯从远方延伸而来,正好停在他们的脚下。而此时的皇上,已经下了城楼,安坐于白马之上,检阅大军。
“皇上威武,中华威武。敬礼――”领队大喝一声后,踏着正步走上地毯。
步兵、骑兵、炮兵,海军、空军、武警,一支支受阅军队从*前通过。也许是训练的时间还短,他们的步伐并不是很整齐,队型也有些歪斜,李明甚至还能听到城楼上观礼的外国使节和代表的切切低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