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由小见大-《中华苍穹》


    第(3/3)页

    “您的意思是过度捕捞?”严复有些激动:“为何没有一个地方官府向朝廷奏报此事?御史大夫都瞎了不成?”

    “为什么要报告?御史大夫几千的工作就是制横地方官府不让其过度盘剥百姓。如今百姓收入增加。他们乐见其成,这也是地方官府的政绩,他们为何要报告这种小事。而对于行省级以上官员,他们全部都是坐在官衙里的。而且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如今的渔网比当年我大婚进此时相比,渔网的孔小了不少。”

    “这是要竭泽而渔呀。不行,必需要设立禁渔期,给海族修养生息的时间。”

    “设立禁渔期你让百姓吃什么?”旁边走来一个穿着官服的小官员,严复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人是地方的税务官员,只见杨毅山迎了上去,从口袋里套出皱皱巴巴的钱交给几块钱交给税务官,然后税务官让他在账本上印了个手印写了个税收条给了杨毅山。

    “别看了。”李明叫过正偷偷摸摸看帐本的严复告诉他:“今天我大舅哥打回了二千多条鱼,我收鱼的价格是三分钱一条鱼。按朝廷定制的一成税收来计算,也就是说他这次交了三块六的税,合到一条鱼上好像并不多。过几天会有外地的鱼商来我这收鱼。我买出的是价格是四分一条,因为我建这个存鱼厂也是要花钱的,其中税钱是一条鱼四厘。然后鱼商将鱼运到内地各大城市卖给当地的大鱼商,我们假设目的地是京城。他们算上运费和路上的损耗,即使给他们一条鱼半分钱的利润,他们一条鱼要买到6分钱,因为要交一条鱼六厘的税钱。京城当地的鱼商再把鱼以7分半买给鱼铺子,这其中又包括7厘半的税钱。鱼铺要按买鱼人的要求杀鱼,要交铺子的租用费,还要交税钱。也就是说鱼铺一条鱼要卖到1毛钱才有钱赚,其中一分钱就是税钱。一条鱼整个交易过程需要缴纳的税钱有这么多道,也就是说,一条鱼从海里打上来到买给吃鱼的人,这其中的光是鱼的税钱就占了鱼价的三分之一。如果再算上打鱼和运渔船所烧的煤的税钱。可以说买一条鱼的价钱中,超过一半以上都各种名目上税给了朝廷,最后的结果是鱼价在终端消费市场高居不下。一个普通男工人加班加点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不到12块,即使夫妻二人都在工厂工作,当然这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即使这样,以一个月入21块钱的三口之家来算,即使一分钱不存一天的可消费总额也就8毛。一条鱼的价钱占了有两个工人家庭一天消费总额的一成半。中国人历来节俭,从不会把所有的钱一天花完。如果他们存下一半的收入,那一条鱼就是一个家庭一天收入的二成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说鱼是富贵人家才吃的起的东西呀。鱼是富含蛋白质的,长期食用有改善体质的功效的。可就因为税收太高已至于普通百姓吃不起。当然这只是一个我所知道的例子而已,我相信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的商品都有这个问题。”

    “可是这些年朝廷造枪造炮造军舰的,没有足够的税收是无法支持的呀。”严复小心翼翼的回答,如今船台上还有八艘主力舰在造,这时可不是能减税的。严复想了想还没说出口,历年不都是这个样子的吗?

    “不错,国家为抵御外敌增加税收以满足军事需求,但战争总是短暂的,这不能成为国家的常态。再说减税并不意味着税收减少,减税可以刺激消费。薄利多销这个道理不仅对商家有效,对国家也是有指导意义的。先把俄国这一波给应付过去,再来谈减税的问题,但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朝廷是加税还是减税,是你们能说的事情吗?”李明这边说着话,那边和税务官员很不高兴了。税收这种事连他这个小官史都不敢谈论,一个鱼贩子和一个伙计竟然公然谈论朝政,这是你们能说的事情吗?于是他立刻出面制止。

    “是是是,不说了,不说了。”严复赶忙上前打个哈哈。

    李明淡淡一笑:“我看了学堂里的午餐,感觉有些单调呀。要不在里面再加上一条鱼?据说,吃鱼补脑的。”

    严复一脸诧异:“您还真打算贩鱼呀。”

    说到这李明一脸羞愧之色:“鄙人一时落魄蒙岳父大人收留,总不能真的吃白饭吧,所以就干起了收鱼的买卖,不过我发现这里面的利润还是蛮大的。”

    严复张了张嘴嘀咕着:“您乐意就行,反正出钱的也您。”

    严复的嘀咕被李明听到了,李明恍然大悟:“对哦,不是你说我差点忘了。那就不加鱼这道菜好了。”不等严复反驳几句,李明突然变脸问道:“按照当初确认的每个学校的早餐中要有一杯牛奶。为何宁波府的学堂已经正式开办一年了,至今没有见到?”(未完待续)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首发中华苍穹最新章节,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