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是谁?-《中华苍穹》


    第(2/3)页

    众臣一听,恍然大悟。旨是只是把充州知府的家眷是发配到新疆,也就是说到了新疆也就没了罪过。再把充州知府弟弟一家给弄过去,这就是好几十口人呀。再建些个工厂有些盈利,那有利可图的地方总会有商人愿去的。再说,北进计划年底就要开始了,准备了五年多的大清朝廷上下没人认为大清会打败仗。整个东西伯利亚可是比大清还大呀。这么大块打下来荒着可不行。于是大臣们纷纷告辞安排事务。翁同龢走了,孙家鼐走了,礼亲王世铎走了,张之洞也走了。但李鸿章没走,严复没走,林启兆、唐绍仪、王士珍也没走。

    李鸿章长叹一声:“这些年借着朝廷大力发展工业,各家都大发特发。现在皇上对我等家大业大还是起了戒心了。今天话里话外全是警告呀――”

    “那李相,我等应该当如何才是?”

    “还能如何?宫里仆役一再缩减不过千人出头,老夫身为总理大臣的家仆却越来越多已近千人,再过些时日是不是会比皇家仆役还多?再往后是不是更要取而代之?既然皇上说了。做臣子的总要有所表示才是为臣之道,老夫这就回去遣散部分仆役。老夫已经老了,这几年身体也越来越差,等北进计划结束之后。老夫就告老还乡。家中子弟无一成材,以后就请诸位看在老夫的面上多加回护一二,老夫在天之灵也感激不尽了。”说完长鞠一躬。

    “李相严重了。大清之所有能有今天,李相居功之伟。只要经芳兄弟不犯混,这富贵一生还是可以预期的。”严复连忙搀扶起李鸿章:“学生以是以为,皇上今日到是把话说透了。皇上有意提高俸禄辅以严苛律法来彻底整顿官场。行不行暂且不说,至少皇上给了咱们一个不违法的发财地就是外族。掠夺外族一则可以削弱外族的实力,还可让官员们名正言顺的发财。这不正是吾皇英明之所在吗?”

    严复一翻话说的众人哈哈大笑,在座的几位在国内没什么财产,但在国外就不一定了,至少严复家在南洋有数个过万亩的橡胶园。

    “也不尽然呀。”林启兆还有些忧虑:“今天开会前,学生听到一个消息。充州知府被查出有款项存在国外,所以才一时间无法补齐府库的亏损被查出,这才是皇上将其家眷发配的根本原因。”

    李鸿章突然脸色大变,霍的一下站了起来历声问道:“此事当真?”

    “杨度传出来的消息应该错不了。听说皇上已责令中情局秘查此事。”

    “如果此事当真,就是诛了充州知府全家也是当的。身为朝廷官员将国内赚取的钱财放在国外,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资敌,这是叛国。”李鸿章重重拍在桌子:“不管今后谁主朝堂这点都必需拿稳喽,要是满朝官员都这么干,那大清国还是大清吗?那是在给洋人干活。立刻下发总理令清查此事,三个月后还要有此事发生,老夫定奏请皇上诛其三族以儆效尤。”李鸿章的话不可谓不重,作为总理他有这个权利。

    “李相请息怒,学生以为不妥。”掌全国财政的林启兆立刻出面劝阻:“如今国人在外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不把现钱存在国外银行,这生意就不好做了呀。”

    “大清银行呢?不是已经在南洋开起来了吗,那就在全世界都开起来。外交部,立刻着手与各国协商在他国设立大清银行事宜。今后大清国内商家对外贸易涉及之资金。必需全部通过大清银行进行交易。这不是商量这是命令,都像充州知府一样把钱拿到国外,大清还有钱用来发展吗?大清的民生还要不要改善了?立刻开始撤查官员在国外的财产,胆敢把钱转出国外的。一经查出以叛国罪论。老夫叫他生死两难。”

    “可是李相。”王士珍小心的问了一句:“有些事情为了保密不方便走大清银行呀。”

    “那就提前上报朝廷。所有在国外的资金必需受到朝廷监督。”

    “如果有人逃出国外,申请政治避难的呢?”

    “朝廷养着那么多斥侯特工是干什么吃的?反正钱是要不回来那就去杀个干净,有命捞钱还得有命花才行。”

    所有人面面相觑,真没有想到李相对此事的反应是如此激烈,相必皇上也一定会同意。所有人回家后的第一件就是清查家里的财产所在。凡是在国外有财产的立刻登记造册以备朝廷可能的查验。李鸿章也不例外,家中大小事都是菊藕在操持,这事必需要交待清楚。李鸿章认为,大清的官员再是混蛋,即使杀了头这钱财总是会被抄入国库,最终拿出来用于建设,但存在国外就不可以谅解。如果不加以严历惩处,那官员不就可以借着外派留洋的名义将孩子送走,而自己就可以在国内玩了命的捞钱,一但风头不对就可以跑路。跑掉就一家团聚。跑不掉至少儿孙辈衣食无忧。这样一来,国内的财富不就被转移到国外去了吗?大清费尽心思富国强兵,就为了让官员把财产转移到国外?这不是资敌是什么?资敌历来都是诛连全家以致全族的重罪,这点没得商量。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是李鸿章重重拍桌子的那一下,春辉园书房内的光绪吓的差点把手里拿着的电话给扔了。说话就好好说话,拍什么桌子嘛。光绪放下监听电话心想,特斯拉啥时能把无线监听器搞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