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西学术之争-《中华苍穹》


    第(2/3)页

    “那咱们找些风水大师去欧洲列强国家布下风水大阵,这样不更有利于中国吗?何必还要费力打打杀杀,我们还可以把组建军队的钱投入民生上改善百姓生活不是更好?”光绪对自己这个提意很是满意。传闻后世日本在朝鲜建十六风水建筑为钉,钉死了朝鲜龙脉。虽然解释不了,但事实上是自李坧之后李氏朝鲜血脉绝断。而后在上海日本建双刀托日格局的建筑以破上海的风水,最后在中国民间吵翻了天后最后改了式样。咱是不是也可以借用一下这法子?

    为首的少男关都不抬的说道:“欧洲也有一个同龙族一样神秘的组织,在人世是的代表是牧师。如果要在欧洲布风水阵一定会引来这个组织的报复。而且龙族不一定是对手。因为他们在不久前曾经交过一次锋。龙族虽然击败了他们,但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派来的全是还未成年的少男少女的原因。”

    “那要是朕的大军杀过去。他们组织来搞两下,那朕的数十万大军岂不是危险了?不行你们必需要想个办法。”

    “我们认为他们和我们的存在是一样。只要不涉及到亡族的地步,他们应该不会出来干涉。必竟这个世界超自然范围内的事件越来越多了。陛下,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会提前向您预警的。”

    有一个问题光绪没有问,日本布风水局断绝朝鲜李氏龙脉,为何朝鲜没有反应?是朝鲜没有这样的组织吗?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勾引了光绪对中华传承千年的学说的浓厚兴趣。而作为一个实权皇帝的个人兴趣都会让手下众臣向这方面靠拢,就如同早些年光绪对建工厂有兴趣一样。于是各地方的省志、府志、县志,甚至是镇志、村志都被大量抄写后送入京城。作为一个有着迎上所好的千年习惯的国家。大臣们的兴趣则成了引领国家思想走向的关键。也就从这一年起,中华学术有了第一次的系统整理和归纳。让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思想在西风东渐之时没有被彻底淹没,反而以其特有的论证方式在世界之林耀耀发光。

    第六感是标准名称叫“超感官知觉”,是指人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信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是在普通人的五种感觉器官――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肌肤(触觉)之外的第六种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是虚无缥缈的,无法通过现有科技进行证明第六感确实存在的证据。但这个世界上无论中西都有着大量此类的情况却真伪莫辨,因此不符合欧美现有科学的论证理论,因此被归纳于非科学类的神秘学里。

    但在中国的玄学里对此有着另类的解释。传说人本来是有三只眼睛的。这第三只眼睛原本是长在额头双眉之间。此眼可以穿透距离和时间,发现在视野无法企及的距离外正在发生的事,或是未来的即将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也因为第三只眼的能力如此强大,天上众神认为这支只眼威胁到了众神的地位。因此便用神通强行关闭了第三眼。但第三只眼必竟是人身上的东西,虽然被神仙用神通强行关闭,但多多少少还是有存在感的。只是这种存在感因人而异有强有弱而已。

    对于这种解释,欧美科学界当然是嗤之以鼻。现代人体解剖学已经证明人的额头没有多余的组织结构。但中国另外一种解释理论就不得不让欧美科学界重视起来。现在的科学理论已经证实了万有引力、磁力,发现了分子原子。更发现比原子还小的电子以及它的亚原子。中国科学界的新理论正是建立在现有科学发现上做出的解释: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第六感是存在的,而现今科学无法证明的根本在于我们的实验或进检验设备没有足够的精度去发现更细微的粒子对人类的作用。也许是我们忽略了在庞大成份中那少的可怜的粒子实际上对人类的第六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或都来自天地间的引力或磁力极其微小的变化引发了人类大脑中特定区域的共鸣,而使的人类有了超乎想象的瞬间的一种预知感。而且中国科学界还举了个例子,为何人类从城市进入森林后,无论再如何暴躁都会很快平息,一定是森林中有特定的粒子通过呼吸或是接触进入人体后,改变了人体的状态。这个现象在中国科学理论中统称为――气。

    对此欧美科学界不屑一顾:“你们能做出证明吗?”。

    中国科学界更是加以藐视:“中国科学理论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总结下得出的,是实用性科学,是用无数事实证明的可行的结果。这不同于欧美科学理论在无知中探索未知。中国科学界讲的是在已知中探索真理。都已经是肯定的事实了还证明什么,我们没空。”

    中国千年传承的文化第一次在光绪朝开始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而这一开始就造成中西方科学界对理论的差异,而中国(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科学界发表的言论让光绪都大吃一惊。虽说科学不分国界,但这言论也太嚣张了吧。何止是嚣张呀,简直是目中无人呀。一个科技才刚刚起步的国度竟然蔑视欧美更加发达的科技,欧美科学界是一片讨伐之声。但中国科学界却拿出几千年的记录,虽然不能证明原因,但可以得出结果,这让欧美科学界很是受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