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中华苍穹》


    第(3/3)页

    这话没错,1908年,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了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1909进行省咨议局选举;1910年资政院开院;1917年召开国会,实行宪政。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循序渐进,十年内,中国将成为日本、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国家,国君只是国家的象征,立法权在国会,行政权在内阁,司法权在各级法院,民主宪政的曙光再次降临中国。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改革步子太大,国内外势力的逼迫和颠覆,时间表公布后的当年,她便溘然长逝,最高权威骤失,清廷群龙无首,各省督抚拥兵自重,行宪时间表停摆了,不然今的中国,很有可能不是如今的政治体制。看看历史上光绪与慈禧前后才刚死去,整个中国就陷入群龙无首的战乱当中。

    只是光绪还有一句话没,一个视权利为生命的女人,在失去权利后她的生命之火就开始熄灭了。之前她还总报有设想,当慈禧将自己所有人手都交了出去,最后的那点星星之火也彻底湮灭了。光绪真心不想慈禧死去,因为在这下人当中,能毫无估计的话,为光绪提供有建设性意见的人,也只有慈禧了。必竟光绪从政经验还是太短了。

    慈禧笑了,笑的很开心:“皇上就是不会伺候人,这靠枕咯着姨娘的背了。”光绪听闻立刻上前扶住慈禧为她整理靠枕。慈禧却摇了摇头:“还是让侍女来吧。”

    门外,慈惠等人焦急的等待。大门终于打开了,慈惠快步走进去,看见的却是慈禧靠着笑的很甜。

    谁也不知道光绪与慈禧了什么,只是原本快要不行了慈禧却又精神了起来。配合吃药、配合检查。一个月下来,慈禧已经能在人搀扶下缓缓走几步了。又过了半个月,慈禧已经恢复到病前的状态。可也从这起,光绪算了倒了大霉。慈禧精力旺盛的开始为光绪找皇后了,对此慈惠是全力配合。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让光绪直想跑路。

    四月的北京春风洋溢,到处都是绿绿葱葱,一片生机盎然。自从世铎因报怨皇上被慈禧当堂训斥之后,朝廷也因为西太后与皇上的和解进入了一个无比平稳的时代。在皇上的领导下,在西太后的全力配合下,八大部门全心投入了国家建设当中,国家行政、财政、军事都无比的顺畅起来。朝廷,终于可以集中全力来办大事。而就是这个时候,身为总理的李鸿章的心却如同坠入冰窟。

    自皇上去年末查抄湖北巡府撤职湖广总督后,虽然重新任命了湖北巡府,但湖广总督之职却一直被皇上否定,湖广总督之职已经空缺长达五个月之久,两地事务全部呈报总理府裁定。今的朝会上,吏部尚书孙家鼐奏请皇上尽快任命湖广总督,并提供了四个人以供皇上选择。可还没等孙家鼐出这四个人是谁,皇上也不做解释的就当朝训斥。孙家鼐不过辩解了几句,皇上放言就要开革了孙家鼐。同为帝师的礼部尚书翁同龢看不过去,出班劝进皇上当戒骄戒躁,广开言路……却不曾想话都没完,暴怒的皇上就要当场廷仗。

    最后,翁同龢被廷仗打的惨叫声总算是惊醒了皇上,皇上急忙停止行刑,当场向孙翁二人致歉,向众大臣致歉。可暴怒中皇上通红的眼睛和粗重的喘气声,却是让站在班首的李鸿章看眼里,听在心里。

    皇上是个好皇上,他有着强大的自制力,从来不骄淫奢侈。皇上是仁厚的皇上,他总是不愿意杀人立威,对待太后一党的人也总是能用就用,不能用的也只是远远的安排下去。可他必竟是皇上,他胸有大志向,强兵富国不是出来的,那是要通过一场场杀戮做出来的。无论是谁,他心中大志向的背后也一定会隐藏着一个噬人的魔鬼。

    李鸿章也曾想过办法,将数个本已是贪腐严重的官员故意夸大其词的呈给皇上,还有模有样义愤填膺的要株连全家。就是想让皇上通过杀戮来宣泄心中的暴戾之气,可皇上却选择了放过他们的家人。有一个仁厚的子是大臣们的福气,可偏偏越是这样皇上心中的暴戾之气越是无法宣泄。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李鸿章越来越不看好皇上的自制力。而今翁同龢受刑就是皇上第一次压制不住心中的戾气的表现,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无数次,直到眼前这个仁厚的君王变成残忍嗜杀的皇帝。未完待续。。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