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得失之间-《熬鹰航空业》


    第(2/3)页

    总的来说,为了节约可以起降大型运输类飞机跑道建设费用,联合客机公司也算是把能打的主意都打尽了,而这也是杨辉比较乐于见到的,在走下飞机之后。就顺着新修的辅道(辅道不需要起降客机,建设费用和普通公路没有什么区别)往公司走过去。

    公司现在修建好的只有机库,也是现目前最需要用到的地方,其它的入厂房、库房的都还需要等上好几年正式投入生产之后才会用上,你现在就修建好也没有必要,慢慢来,控制好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减少公司的资金压力。

    走进大门之后,终于能看到人的存在了。第一眼。杨辉就看到了之前在帝都见到过的陈一坚总师,这次能够出现在这里。是不是就意味着西飞的飞豹队伍已经解散到其它项目中,或者是在陈总师的带领下开始了转型之路?

    正好,陈总师也是一眼就看到杨辉的一行人,刚好六十岁的陈总师其实也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但航空航天工业这一特殊的情况,使得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可以延后一些退休时间。陈总师就正是属于这样的情况。

    “杨总经理来了啊,走,先跟我到里面去吧,p-75的2号工程机就在前面的那处封闭式机库里面,现在正做着最后的检查工作。”

    又是2号机。这就对了,至少这意味着1号机肯定是被拉去做了静力试验,只有在地面做了静力试验之后的飞机,后续的飞行测试工作才能显得顺利一些,特别是客机这一特殊的领域,做静力测试就更加显得很有必要。

    你就比如上一位面的ar-21就没有做专门的静力测试,当时认为ar21技术大部分来源于麦道82,因此不需要做静力测试,这就导致在后续的飞行测试中故障频发,反而是更加的浪费了时间,之后在开发919项目的时候,这才终于老老实实又做了地面静力测试等等项目。

    “那好,就请陈总师傅前面带路,我们这就去看看p-75项目的真身到底是什么样子!”

    说话的杨辉更是眉飞色舞,这可是一款共和国最接近成功的一款按照民航市场要求设计的客机,也应该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款飞机,一旦成功的完成设计,西南科工就真正的成为了军民两用的航空工业巨头。

    走在前面的陈总师听到在叫自己陈总师,心理其实还是有些小小的失落,飞豹都没有了自己还算什么总师:“这倒是没有必要叫我总师,飞豹早就在85年就下马了,现在603所已经彻底放弃在了军用战斗机领域,全面进入到大型飞机设计中,我们要做华夏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而我,现在则是给年轻人打打下手,把自己的肚子里的墨水儿全部传给下一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