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配音和看片-《重生之娱乐鬼才》


    第(3/3)页

    看片的韩三平等等北影厂的代表,居然鼓掌了!

    王启年众人感觉到又惊又喜!

    电影被看好?!

    “后生可畏啊!”韩三平笑了笑,“我像你们这么大,可没有条件当导演,更不敢想象拍出这么好的片子!”

    王启年一愣,正准备酝酿,回复的语句。

    没等他说话,韩三平又开口了:“自己筹资拍电影,而且,还是志在国内电影院上映的片子,你们考虑过了电影如果没正式过审,或是没有发行成绩不好的后果吗?”

    94年之后,票房刚刚采取分成的时期。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同时横扫国内市场。

    所以,90年代票房分成制一推出,国内很多电影导演,反而纷纷不拍电影了,跑去拍电视剧。

    因为,国产电影有多重的风险。

    第一道风险,自然是审核。电影剧本和拍出来的片子上映前,都需要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够发行。不能过审,血本无归!

    第二道风险,就是残酷的市场竞争,进口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明显比国内的电影更受欢迎,国产电影在票房上,已经输的一塌糊涂。

    第三道风险是盗版,这个年代的录像带、vcd和dvd普及,造成了电影受到盗版严重的冲击。

    这么多重风险之下,若是制片人是按照过去那样,拍完片子拿钱。不承担市场风险,那么,这倒是无所谓。

    但现在的问题是票房分成制推出之后,迫使制片方,接受市场考验。于是,电影的投资方和导演,纷纷开始转战电视剧市场。

    这个年代电视剧市场,并不是采取分成制。拍完剧集之后,只要电视台肯买,就已经连本带利赚回了,风险远远比电影市场底。

    但王启年不这么看——未来的电视剧市场,哪有电影市场这么高速成长。

    而且,现在每年国产电影的产量,削减到了不到百部,每年能上映的更只有五六十部左右。这样一来,竞争的烈度,自是很低的。

    这时候杀入电影市场,类似于股市中在市场最冷最低谷的时候买入,抄了一个大底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