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内政-《风鬼传说》


    第(2/3)页

    有这许多的现役将官慕名而来,参加军武堂,这是上官秀都始料未及的,不过对这些有抱负,甘愿回炉重铸的将官,上官秀也没有拒之门外,让灵武学院的官员从中挑选出五十名年轻有为的将官,随学生们一同学习和训练。

    军武堂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它以灵武学院为基础,同时又凌驾于灵武学院之上,俨然成为风国最高级别的军事教育机构。

    在那个火器刚刚兴起的时代,军武堂为风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等军事人才,可以说为风国的军力提升乃至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风军内部派系中,有一支很重要又人数众多的派系,便是军武派,而军武派的成员,全部是出自军武堂的少壮将官。

    军武堂成立之后,最辛苦的莫过于该当和子隐。这个时候,上官秀从贞郡军抽调的将领和谋士还没有回到上京,在军武堂负责教书的重任,全落到该当和子隐二人身上。

    虽然上官秀有时也会抽空去授课,但他去的次数毕竟太少了,即便他去了,往往也待不到一个时辰就会离开。

    平心而论,上官秀的事务比该当和子隐要繁忙得多,北郡的事务、贞郡的事务、军中的军务、修罗堂的事务,以及贝萨国内的情报、宁南国内的情报等等这些,他都得去处理和关注。

    这天上午,上官秀刚参加完早朝,回到府上,屁股还没坐热乎,袁牧和秦川二人便来了。

    目前,在贞郡的征兵变得越来越困难。

    随着蒸汽机在贞郡逐渐普及,蒸汽化工业开始全面兴起,出现大量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工厂,其中又以军工厂为主。

    贞郡以一郡之地,供给风国全国军队的火器,其生产制造能力之强,可见一斑,而贞郡如此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遍布贞郡各地的军工厂息息相关。

    以前在贞郡征兵容易,那是因为贞郡存在大量的荒地,不适合耕种,百姓无所事事,很多人都赋闲在家,靠着领朝廷给的补给艰难度日,参军即可用吃饱肚子,又有钱领,人们当然愿意去参军。

    可现在不一样了,贞郡的赋闲人员大多都去工厂做了工人。参军有钱拿,但钱是用命换回来的,去做工人也同样有钱拿,却不用拼命,两厢比较,人们当然更愿意选择去工厂做工人。

    贞郡军的预备役在贞郡征收不到新兵,那么以后再发生战争,贞郡军可就是死一人少一人,再无法补充兵力了。目前,负责贞郡军预备役的正是隋棠静,袁牧和秦川这次过来,也带来了隋棠静叫苦连天的书信。

    隋棠静是什么人,上官秀心中清楚,如果不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她肯定不会向自己诉苦。

    看过她的书信后,上官秀忍不住苦笑,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贞郡一手成立起来的锻造坊,竟然有一天会和同是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贞郡军抢人。

    放下手中的书信,上官秀抬起头来,看向袁牧和秦川,问道:“贞郡数百万众的百姓,现在难道连一二十万的预备役都征收不齐吗?”

    “秀哥,贞郡的百姓是有数百万人,但其中的青壮早已不足一百万,去掉目前留在贞郡军的四十万,以及预备役中的十来万,剩下的也就几十万人而已。”

    “锻造坊能用得了几十万人做工?”

    “不是用得了几十万人做工,而是几十万人做工都不够用的!”袁牧和秦川对视一眼,同是摇摇头,后者说道:“工厂里需要大量的工人,而要让蒸汽机运转,还需要大量的木材和煤炭,这些都需要靠人力去开采和运输。只几十万的青壮,又哪里够用?现在锻造坊旗下的工厂里,起码有两、三成都是女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