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余波-《帝国海权》


    第(2/3)页

    阿里阿德涅号的拼死牺牲、俾斯麦侯爵号的坚持奋战、第二侦察舰队的英勇反击、潜艇部队的暗夜猎杀以及Z-93号舰员英勇与戏剧性的战斗之旅都成了德国民众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故事。

    而拯救了俾斯麦侯爵号的施密特少尉的故事此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对俾斯麦侯爵号进行设备拆除和转移的施工队将弹药库内的水排出,准备取出所有弹药时才最终还原了当时弹药库内发生了什么。施密特少尉最终被追授一级铁十字勋章,不过那都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让我们出征英格兰》这首歌更是伴随着俾斯麦侯爵号的舰体将会成为威廉港外的一道风景,帝国海军的每一艘军舰经过时都必须唱着这首歌向她致敬的消息传出后再一次掀起一场风潮。

    德国在这一刻仿佛像一个海权国家一样狂热的推崇着海军,约亨和提尔皮茨用了十几年的时光来普及海权思想造成的影响都远不如这短短几天内德国掀起的海权浪潮。

    德国乃至同盟国都在为这场胜利欢欣鼓舞之际,英国乃至协约国一片愁云惨淡。

    皇家海军的舰船返航时狼狈的姿态导致第二天伦敦证券市场就全线大跌。随着消息的传递,在美国发行的各协约国国债一时间再也无人问津。而德国人的宣传日益高涨,皇家海军在北海执行拦截检查中立国船只的水兵明显感受到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差,这也导致了英国和中立国之间的摩擦开始增加。

    英国国内的声音更是一片嘈杂,英国民众和报纸对皇家海军遭此大败发出了强烈的指责,以至于英国议院不得不对参与赫尔戈兰湾海战计划制定和实施的皇家海军高层进行了多次质询,并且要求白厅召开听证会对民众做出解释。

    包括丘吉尔在内的一众海军高层遭到了民众的严厉批评,在这种情况下,皇家海军不得不推出了1位背锅侠——策划了赫尔戈兰湾作战计划的凯斯准将。知道自己原本就不受水面舰艇指挥官们待见的潜艇部队当家人凯斯准将本来以为这锅自己背定了,天知道会被发配到什么地方去坐冷板凳。不过德国人那边却不经意的拉了他一把。

    在经过对整个赫尔戈兰湾内拉网式的搜救后,德国海军遭遇了两件极为戏剧性的事情:

    一件是载有37名来自Z-93号驱逐舰幸存舰员的2艘英国救生艇在什切青号和吕贝克号从两个方向上进入战场,逼迫布伦特上校带领舰队撤离时由于距离太远来不及回收而被抛下。结果船上的37名德国俘虏和10名英国水兵大眼瞪小眼的在海上漂了18个小时后被扫雷艇给捞了起来。

    47个人的身份在18个小时后发生了调换,而这仅仅挡了18个小时俘虏的德国人中就包括了莱希勒少校,而他指挥Z-93号英勇奋战的经历自然成了德国宣传机构大肆宣扬的故事。

    而另一件则是德国人捞起了一名身受重伤的英国高级军官,经过被俘的英国水兵的辨认,确认为哈里奇舰队司令——蒂里特准将。对于俘获一名英国皇家海军的将官这一功绩,德国宣传部门当然不会放过。

    然而德国人的大肆宣传帮了凯斯一把。英国皇家海军准将被德国俘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这一消息引发了英国国内对皇家海军口诛笔伐的又一轮**,见情况不对,白厅里的那些海军部官僚们立刻把蒂里特准将丢出来背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