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当年的承诺-《华娱之巨星推手》


    第(2/3)页

    姜闻为什么也要来酒吧借酒消愁呢?

    相信许多喜欢看姜闻电影的人,或者了解姜闻一些事迹的人,都估计猜出来了。

    2ooo年,姜闻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一举捧得当年戛纳评委会大奖,引起世界影坛的关注。

    2oo1年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评价这部电影:“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迄今为止来自于华夏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同年法国《观点》周刊以“霸气与绝技”为题评价姜闻,“与他的同胞章一谋和程凯歌相比,他的风格更接近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一部推陈出新的电影杰作标志了一位才艺非凡的电影人横空出世。”

    《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姜闻的少年回忆留驻在胶片之上,《鬼子来了》则进一步确立了姜闻在当代华夏影坛的独特地位。就是这样一部极为优秀的电影,在国内却被禁止公映甚至行,这个责任全在姜闻。

    先,姜闻并没有按照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的要求修改剧本,而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这样,影片的价值取向,就与国内抗战题材的主旋律影片立意不同,甚至背道而驰;其次,最要命的一点,姜闻全然不顾广.电.总.局的规定,“擅自”带着《鬼子来了》到国外参加影展。

    所以,尽管《鬼子来了》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依然被无情封杀,并且,姜闻受到了五年内不得再执导的处罚。

    没错,姜闻借酒消愁的原因,就是他被广电禁导五年。

    五年的时间啊,姜闻不能再拿起执导筒,这对正值导演事业巅峰期的姜闻来说,简直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就像日本被美国的原子弹炸过一般,哪怕最后挺过来了,却也只能当美国的狗,再也没有以前的不可一世。

    就这样,一个是手下艺人的背叛,一个是被广电禁导的憋屈。

    两个原本并不认识的陌生人,却因为姜闻忘记带钱出来而相识,认出姜闻的卢德双,自然不会小气,当场请姜闻喝酒,正憋屈,想借酒消愁的姜闻,也介意卢德双有什么目的,现在他脑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喝酒。

    你诉下苦,我骂句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