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几乎将刘澜的骑兵部队全部歼灭,如果不是认数太少,那一仗龙骑军已经被斩杀殆尽,之后麴义不断壮大他的先登死士,才有了后来大败白马义从以及右北平骑兵。 可是在主公对付麴义时,这样的部队被一并消灭了,他们虽然很多人都是麴义从冀州招募,可是他们却只效忠麴义一人,虽然主公也接受了不少麴义的本部人马,但是这支精锐的死士部队,却站到最后一人。 他们的结局是惨烈的,但是他们却做到了对麴义的足够忠臣。 其实,他当时是希望主公网开一面的,可是就像主公所说,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死士,就说明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而麴义能让他们不怕死,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是根本不可能为我所用,甚至会招来他们的各种暗杀,能为了麴义而连自己的命都不要,就能为了麴义而不要命的来杀掉自己为麴义报仇。 试问这样一帮人,袁绍如何能把他们留在身边。 真的很可惜,这是当时颜良心中的唯一想法,也是颜良现在最痛苦的想法,如果他们还在,如果他们能为我所用,那么眼前的琅琊骑兵,又有何惧哉?甚至是关羽的摄山营,先登死士,无所不破,无坚不摧! 这是一支让公孙瓒崩溃的部队,这是一支让徐晃退避三舍的部队,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徐晃的辽东骑兵都不敢与其正面交手,更不要说眼前这些琅琊骑兵了,他们再强,就算能与龙骑军相提并论又如何? 在先登死士面前,他们同样不堪一击,这个世上就没有任何骑兵能在献帝死士面前讨到便宜,甚至要是跑的不够快,还要全军覆没,这可不是他吹嘘,公孙瓒那曾经引以为傲的骑兵部队,是被冀州军打败的?是,也不是,若没有先登死士,他们败不了。 公孙瓒输给了自己的目中无人,输给了狂妄自大,但何尝不是因为他遇到了麴义这样的可怕对手,也许换成另外一人,哪怕是他,现在他们和公孙瓒的情况可能还在互相僵持着,无法真正打败他,但他也休想再战胜他们。 就好像冀州之战后,沮授做出的总结一样,田丰做到了最好,已经把一切都算计到了,并且制作出了计划,按照计划,本可以大获全胜,但是刘澜改变了最后的结局,这一因素导致最终冀州之战落得如此被动的局面。 这时候虽然沮授还在帮田丰开脱,但说一千道一万,袁绍经此一别,已经不可能再向以前那样重用他,再加上田丰的几次冒犯,就更对他不满,所以说,那一仗,他们不是败给了公孙瓒,而是一位更出色的对手刘澜。 但是在没有了刘澜之后,他们取得了对公孙瓒的辉煌胜利,又或者说,麴义用他在凉州对付羌人的手段将公孙瓒大败。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如果麴义还在,又或是先登死士还在,他相信这一仗,不会是这样一个局面,可是一切都晚了,这世上也没有如果,这就是现实,他在琅琊骑兵的追击之下落荒而逃。 然而,这些个跗骨之蛆,却让他根本无法安安稳稳的逃入东莞境内。 就在几个时辰之前,他最担心的是东莞方向可能会出现的敌军阻截,现在好了,不用担心这个了,能不能进入东莞,甚至能否活着逃回去都快要成奢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东莞的伏兵还关键吗,早就不是关键了,能不能甩掉追兵,才是唯一的希望。到了那时,还怕什么阻截,怕是因为他当时还有两万多兵马,现在都快成光杆司令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