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节 诈降-《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3/3)页

    第三步,就是派李良带兵到杨家,保护杨家被乱民冲击的同时,也是打定主意,万一南京守不住,这一千精兵,加上杨家本来的两百卫兵,能够找机会逃走。

    宋坤带着军令,同时带着一百精兵到了大胜关,大胜关副将没有任何反对就将防务交给了他,表示接受宋坤的指挥。

    而很快,他们就看到了八旗兵,为数三百的一队八旗骑兵拿着阿济格的信件,赶来大胜关,他们要接管大胜关。

    显然阿济格早就确认南京城会投降,可是他还是十分谨慎,不将大胜关拿在手里,他还真的不敢放心的率领大军前进。

    宋坤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打开城门,将这些八旗兵放进了大胜关中。

    交上了大胜关的兵册,做出一副完全听令的姿态。

    晚上还宴请八旗军官,等这些军官在宋坤的奉承下,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突然感到脖子一凉,他们的头颅就已经搬家了。

    与此同时,在各处军营中,劳军完后,醉意朦胧,刚刚进入梦乡的八旗兵同时受到了袭击,没有任何抵抗之下,竟然都交出了自己的人头。

    至此,大胜关副将才知道,宋坤根本不是南京派来带领他投降的,而是要带领他守城的,震惊的同时,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结果,反正是打是和很多人都很迷茫,只要有人领头,不需要他们做艰难的选择,他们此时愿意盲从。

    当这些带着辫子的人头送入南京城后,杨潮让人骑着战马,向城中士兵展示这些人头,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杀了鞑子的人,鞑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让鞑子攻进城中,肯定会像扬州那样屠城。

    同时向这些士兵保证,如果他们用心守城,忠义伯一定会带领他们大败鞑子,就像忠义伯曾经在海州,在扬州做的那样。

    有人头在,又有屠城的恐惧,加上杨潮战绩的例子,城中卫兵们,渐渐升起一股对杨潮的迷信,或者说重压之下找到了一根稻草,紧紧的抓住,不敢不相信!

    城内军心为之一稳!

    第二天,杨潮有余力可以向大胜关派遣兵力了,派了一千人过去。

    但是同时通知宋坤,如果势不可挡,可以放弃大胜关,往南京撤退。

    大胜关虽然是南京最后一道门户,但是老实说这里并不是什么雄关。

    大胜关在南京著名的三山处,所谓三山,高不过二十九丈,换算下来不到百米,是三个小土包而已,不过她地理位置倒是重要,因为这三山就在长江边上,三山外有多处沙洲,这一段江水流苏缓慢,水面宽广,而且有新林浦、板桥浦等小河从山下入江,所以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判断出来,修建在三山附近的大胜关,其实是一个江防关隘。

    历史上其实他的名字叫做大城港,朱元璋从此登陆占领了南京后,取名为大胜港,接着修建关卡,就命名为大胜关。

    所以这里其实是防江不防陆,因此杨潮并不打算在这里跟清军决战。

    其实若论防御坚固,还有比得上南京城的城池吗,南京,才是杨潮最后的决战地!(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