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节 满额-《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但是老张是军官,需要二两银子养家糊口,如果是士兵,老张表示都是家里的闲散劳力,留在家里都是负担,留在军中管饭就给大家解决大麻烦了,其实不需要涨月饷。一个月两钱银子不算少了。
但是考虑再三,杨潮还是决定加饷。明代北方战兵的饷银一般都是一两到一两五,但是实发到手上的不会超过五钱银子。杨潮干脆就给自己的兵发五钱。
军官相应提高,伍长涨为一两,队正涨为二两,其中五两,百总十两,如果到了把总,一个月光是饷银就有二十两。
新的军饷待遇很快就颁发下去,而且杨潮坚持明文张贴出来,让所有士兵看着,尽管都不识字。
集合所有士兵训话,告诉他们新的制度,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这饷银依然让人嘀咕起来。
新招来的那一百士兵,就更不用说了,大声喧哗不止。
有了这新的饷银制度,杨潮相信应该有吸引力了。
这次也不去上门招兵,直接写了十几封告示,张贴到各个卫所去,让想当兵吃粮的青壮自己来军营报道。
果然第二天就开始有青壮来到大营,打听清楚小兵真的可以有五钱银子后,都愿意当兵。
胡全在大营门口摆开桌椅,吕末在一旁帮忙记录,赵康则带着亲兵负责维持秩序。
头一天就招了一百人,第二天招到了两百,第三天招了剩余的一百后,大门口排队的还有三百人以上,跟他们说招够了,还有人愤愤不平,表示走了大老远的路才来到这里,结果没当成兵。
对这些鼓噪的青壮,直接出动亲兵队,排开阵势威慑了一番就都散去了。
军队编组已经很正规了,有上次扩军三百的经验,这次在加四百人也不在话下。
不过很多老兵基本打散了,尤其是那些见过血的士兵,最少都是一个队正。
就连上次陈宝弟的士兵,只是守在船尾,从头到尾看别人冲杀,也至少都混上了一个伍长当。
这样一来,唯一成建制的老兵,就是杨潮身边的二十个亲兵了。
完成编制,提拔了一批新的伍长队正后,杨潮召集老的九个队正开会。
现在其中三人,吕末、王璞和赵康都已经是旗总了。
只有许多男、陈宝弟、宋坤、李五六、孙长福、郑永旺还是队正,还在带新兵。
但是这几个老队正无疑比那些新提拔上来的更有指挥经验,也更有带兵经验,哪怕是见都没见过厮杀的孙长福、李五六、郑永旺也比那些新提拔上来的队正更有一种军官的气度。
杨潮告诉这九人,虽然各自的官职有高有低,但是大家还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自己现在升到千总了,手下有一个把总缺额,将从这九人中选出来,至于谁能够当选,依然看表现。
杨潮宣布,今年同样会继续办识字班,识字提一级的制度依然没变,吕末已经通过了识字,因此不用在考试了,但是其他人如果通过考试照旧提一级。
另外杀敌立功依然照去年的制度,人头功劳会按照制度来分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