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节 新社团新气象-《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2/3)页

    四公子就近抬起匾额,其他书生纷纷出手,能摸到一角也觉得荣耀。

    这匾额是要拿去祭祀孔夫子的,这可是特殊的极品,上面承载的绝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书生的名字,而是他们向孔圣人表达的决心。

    书生们哄哄闹闹抬着匾额过了淮清桥,因为拥挤,还有几个书生挤下了河。

    过了河,距离夫子庙其实已经不远了,在老百姓的围观下,他们闯进了夫子庙,没人敢阻拦他们。

    已经有人拿着鸡鸭肉条等祭品等着了,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而且准备周详。

    四公子带头在孔圣木像前大哭一通,再次表达了一番对锦衣卫欺压良善的愤慨,表明了他们立社的原因,并且向孔圣立誓。

    一番折腾,一整天都过去了,参加了二立社的三百个书生,统统就在孔庙中待了一整夜,不眠不休。

    说是为了表达心智,其实此刻这些人十分激动,经过这种特殊的神秘仪式,让他们觉得他们的社团似乎真是那么回事,真的有种崇高的东西在他们心中翻涌,他们被他们自己感动了。

    二立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这两句话来源于宋代理学宗师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四言,天地悠悠,成了读书人千年以来的最高志向。

    只是宋代确实有王安石、范仲淹等人做到了秉持这种志向为人做事,到了现在,大明朝末年,真这么做的人没有,这么想的人,恐怕都没有了。

    但是不妨碍这四言深得人心,尤其是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没有经过官场腐蚀过的年轻书生,他们往往还会信仰这些不可能实现的信条,当一入污秽的官场,一切就都忘记了,只知道争名夺利了。

    但是此时不妨碍他们激动,不妨碍他们自己感动自己。

    他们很快就觉得,二立社这个名字,声势十足,抱负高尚,复社的兴复古学跟他们的‘二立’相比毫无气势,东林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跟他们的‘二立’相比,也略显平淡。

    ……

    “真是好名字啊,仅仅凭借这个名字,二立社就足够扬名了。”

    杨潮也不由赞叹。

    “是你给起的吗?”

    顾湄问道。

    李香君认真看着。

    看到杨潮摇头,李香君还不由有些失望。

    顾湄却一副狐疑神态。

    杨潮倒不是客气,因为这名字真不是他想的,而是四公子商量出来的。

    不得不说在搞名头这方面,四公子的水平是很高的,比他们的文采还高。

    这些人天生有一种名流的嗅觉,对名声这种东西非常敏锐。

    “二位姑娘也太高看在下了。四公子的事情,在下可做不了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