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初平元年的时候,关东诸侯会战董卓,董卓不敌,携带雒阳数百万的百姓南下长安,那一路才叫凄惨,真真正正的尸骨堆积如山。 孙权那时候刚刚穿越而来,对于人命的认可不是这个时代人能理解了,他看到那状况,心如刀割。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孙权的心中下定决定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 这些年他很努力。 但是当他看到汝南郡里面的状况,孙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让他触目惊心的一幕。 “微臣等办事不力,让陛下失望了!” 众人闻言,一个个的身体颤动起来,心中有一股寒意升起。 “朕知道你们有困难,但是这不是理由,朕的子民不能居无定所,朕要的是一个结果!” 孙权站起来,目光锐利,神色冷漠,道:“告诉朕,你们什么时候能让汝南百姓重建家园,恢复民生!” “一年!”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半年!” 孙权直接给砍掉了一半的时间,道:“在半年时间之内,朕要看到一个全新的汝南郡,不一定要是所繁荣富饶,但是不能让百姓居无定所,你们做不到的话,朕换人,大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他这一句话有些重了,但是他认为应该给他们一点狠的压力。 “是!” 两人吞咽了一下唾沫,连忙点头。 孙权都把话说道这个地步了,他们还能不答应吗。 “杨仪!”孙权直接看着杨仪。 “在!” “你是汝南郡守,你的态度决定汝南无数百姓的心态,可你在救灾的时候,一直比较注重本地的豪强家族,扶持他们就恢复起来,却放弃了对难民的照顾,可对?” 孙权冷声的问道。 “陛下,微臣认为,只有先稳住了本地豪强家族之后,才能稳住本地的治安秩序,这里毕竟不是江东,本地豪强的根深蒂固!” 杨仪点点头,没有否认,只是解析的一句。 “朕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朕不允许出现这一点!” 孙权冷然一笑,很直接的说道:“朕要的是一视同仁,你怎么去平衡和处理,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你最好记住一点,大吴的根基从来都是这些淳朴而普通百姓,这个天下谁敢反朕都敢杀,唯独百姓造反,朕不敢杀,你明白吗?” 他并不怪责杨仪的处理手法。 但是杨仪骨子里面这种重豪强而轻百姓的意识,这是他绝不允许的。 杨仪虽然年轻,但是他少年成名,在十几岁就在蜀国举孝廉而出仕途,被蜀国官场给感染了,本能之中自然比较注重世家豪强。 倒不是他站在世家豪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而是他的心中认为,如果想要稳定一方百姓,必须要稳定本地的世家豪强。 这是汉朝能臣的意识。 本身是没有错了,但是站在吴朝制度上来说,他就是大错特错了。 “微臣明白了!” 杨仪心中微微一寒,他明白孙权对他的处事手法很不满意了,看来必须要改一改。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