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他们两人如今能站在同一个阵型,可谓是不容易啊,诸葛亮自然不希望诸葛瑾因为这点小事影响在内阁的前途。 诸葛瑾在大吴朝可不是他这个降臣能比得上的,前途绝对在他之上。 诸葛瑾是内阁如今一颗前途无量的新星。 他年轻,正值青年,他根苗深,作为当年东候府出身的老臣子在资历上无可挑剔,他有能力,掌控巴蜀总督府,如今位列第一封疆大臣。 日后若是有机缘,诸葛瑾甚至有可能坐上那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宝座。 “孔明放心,有工部尚书刘晔顶在前面,这事情轮不到我扛锅!” 诸葛瑾微笑的说道:“我用粮草换取军方将士替我们总督府修路,内阁就算追究,也能说得过去!” “工部会心甘情愿给你背黑锅?” 诸葛亮皱眉。 “孔明,你就有些不了解刘晔这个人了!” 诸葛瑾道:“这件事情如果对我一个巴蜀总督来说是一个黑锅,但是对他刘晔的工部来说,这就是一个业绩,一个提升他工部的业绩,我们总督府愿意给他工部做铺垫,他自然不会反对!” “大兄,有时候我弄不太清楚吴朝的体制!” 诸葛亮突然道。 “为什么这么说?” 诸葛瑾闻言,微微眯眼,打量了一下诸葛亮的侧脸。 他知道自己这个兄弟很有才华,无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是一等一的,当初只是选错了路,如今归为正道,比能成就大器。 “我知道,其实这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的意思,你敢这么做,必然有陛下的意思!” 诸葛亮心里面通透着,这事情要说没有孙权在其中指使,诸葛瑾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和内阁对着干,他毕竟是内阁下属的官吏,和内阁对着干没好处,但是如果其中有孙权的旨意,就不一样了。 他不解的是:“陛下在朝堂之上,绝对有一言九鼎之势,他说一不二,可他要用军机处的时候,却用内阁出面制衡,要想让内阁让步的时候,偏偏要小心翼翼的用你们这些嫡系,这是为什么?” “因为规矩!” 诸葛瑾闻言,沉默半响,他明白诸葛亮的疑惑,说道:“孔明,陛下曾经说过,大吴朝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凡事讲究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谁也不能凌驾在规矩之上,哪怕订下规矩的人是陛下自己,他也要遵守!” “法?” 诸葛亮微微眯眼:“法治天下!” 孙权这是用他的君王独权换取日后的法治天下? 他突然有些明白了。 “孔明,以前的事情如今已经过去了,陛下既然用你,就不会疑你,我相信未来的军机处有你一席之地!” 诸葛瑾抬头,目光看看天色:“话就到这里了,已经是我这个兄长唯一能和你说的,你自小心思沉,我虽是你兄长,也摸不透你的心思,但是我作为你的兄长,给你一句忠告,天下是大吴的天下,你若是还有什么小心思,我劝你三思而后行!” “兄长是害怕我会出卖大吴?”诸葛亮目光划过一抹冷意。 “孔明,这话我可没说过,你这么想的,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我只希望你能想清楚,好了,我不能离开成都太久,今天就得走了,你自己好好保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