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平州刺史的位置-《三国之仲谋天下》


    第(2/3)页

    他家的大门,可谓是门庭若市。

    平时一直没有什么机会靠上来的官吏,也趁着过年的时候,颠屁颠屁的跑来了东侯府,略表心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一个个拿着礼物上门来拜访,他总不好意思冷着脸,然后一个个的把他们扫出门去。

    最后只能好好的接待,笑了一个上午,脸都抽筋了,这就是官场之中的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都不会改变自己官场的风俗的。

    “元直!”

    孙权忙碌了半天,然后在偏厅之中接见了如今的金陵令徐庶,他看着徐庶,微微苦笑的道:“他们这些人也就算了,你干嘛也一大早没事情做,跑来这里来凑热闹啊!”

    “呵呵,过年,自然要赶上一个热闹,为君侯拜年,很正常!”

    徐庶如今作为金陵令,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委书记,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位高权重,身上的威严日益增加。

    不过作为东侯一脉的干将和它的影响力和金陵县令是没法比的。

    金陵城作为吴国的都城,县令的位置含义可大的去了,绝对不是仅仅的一个平州刺史能换取的。

    “君侯,某家不傻,自然没有这个打算!”

    徐庶摇摇头。他又不傻,就算想要放出去镇守一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放开金陵令的位置。

    如今正因为他这个金陵县令的存在。在这一座吴国的都城,孙权才能和孙策各据半边天。

    金陵县令是压制吕范的执金吾位置的最重要一步。这个位置绝对不容失去,如果去换一个平州刺史,更加不值得了。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孙权松了一口气,问道:“有人想要通过你,让东侯府推荐他上位?”

    “某家如今听闻江侯府好像全力想要拿下这个位置,所以就想要问问,君侯心中可有人算?”

    徐庶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问道。

    “什么?孙策居然看上的这个位置?”

    孙权一听,面色微微一变,问道:“这个位置不一般,一般人坐镇不了,他到底打算把谁推上去啊?”

    “孙贲!”

    徐庶沉吟了一下,吐出的一个名字。

    “伯阳大哥?”孙权闻言,面容微微显得有些吃惊,孙贲是他和孙策的堂兄,大伯孙羌的儿子,并不是孙策一系的人,也不是孙权一系的人,一直以来,他两不相帮。

    而如今孙策居然愿意替他出力,把他捧上这个位置,很明显,他恐怕已经投靠的孙策,选择了支持孙策而放弃孙权。

    “伯阳大哥他终究是靠上了孙策?”

    孙权沉吟了一下,言语之中有些无奈的道。

    孙贲代表的力量可不少,他麾下也收拢的不少人。

    “应该是这样!”

    徐庶点点头,道:“不然江侯府如今也不会这么大力的捧他上位,想要用他来接替孙静使君的位置!”

    “君侯,如果让孙贲接任平州刺史,平州之上我们和江侯府对持的平衡就会失去!”诸葛瑾低声的道。

    “这的确有些麻烦了!”

    孙权眯着眼,站立起来,来回不断的踱步。

    本来平州刺史的位置他并不是很上心,但是如今却不能让孙策夺取。

    辽东大地无论是孙策还是他,都想要去掌控,因为如今十万精兵屯于辽东,掌控了辽东就等于掌控了这一份兵力。

    鲁国已经被灭了,下一个多半就轮到燕国了。

    但是燕国如今的形势有些诡异,晋国是对燕国志在必得,而如今的吴国去年十二月才收起了兵锋,如今根本没有力量再和晋国交锋。

    能否在燕国之上得到利益,掌控十万辽东精兵,有着绝对性的决定。

    “元直,你今天上门,是不是已经有了推荐的人选!”孙权目光看着徐庶,突然问道。

    徐庶如果心中没有人选,不会在这事情上说话。

    “郡侯,前几日,某和顾师兄喝了点小酒。师兄的言语之中,好像有这方面的打算,然而,他希望我能帮助他一臂之力!”徐庶点点头,然后坦白的道:“不过我始终没有答应他。如今我就想看看君侯如何想的?”

    “顾元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