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千载难逢的机遇-《崛起香港1949》
第(2/3)页
英、法还煽动几百名外籍职员离职,但埃及领航员成功保证了航运畅通。
1956年9月,英、法、美再次召开伦敦会议,决定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后,除了与埃及友好的国家以外,所有船只必须绕道好望角,导致国际运价猛涨,而香港算是英国的殖民地,显然,环球航运公司得不到“优待”,但是在国际运价猛涨的情况下,租期届满的船只以高得多的租费续订了租约,以及新买的船只,租费也是大涨,环球航运公司的收入大幅增长。
随着国际运价猛涨,环球航运公司的收入暴增。
包玉刚拿着新的租约,找到了汇丰银行的大班,经过一番谈判,获得了一大笔贷款,这些贷款全部用来购买船只。
获得新的租约后,包玉刚拿着租约到汇丰银行,获得了一大笔贷款,这些贷款全部用来买船。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
一天之后,英、法要求以埃双方军队在12小时内从运=河=区撤出,否则将派兵干涉,遭到拒绝。
又过了一天,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
1956年11月5日,英、法海军陆战队在塞得港附近登陆,但在当地军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军受阻。
埃及宣布与英、法断交,埃军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卫运=河=区。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一些阿拉伯国家与英、法断交,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
1956年11月1日,米国在联大紧急大会上提出立即停战的提案。
1956年11月2日,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这个提案。
1955年11月5日,苏联建议与米国共同出兵“制止”侵略,并向英、法发出最后通牒,声称“决心使用武力”恢复和平。
英、法政府内外交困,1956年11月6日,两国宣布停火。
1956年12月3日,英、法宣布从埃及撤军,同月22日全部撤走。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