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样多的近防舰炮,是不是有些太过浪费了?这可是三十多座啊!”麦东岳还是第一次知道导弹战列舰的具体改造工程。 从一开始看到这艘巨舰的庞大模型的时候,只能看到船舷一边的炮塔,倒是不觉得恐怖。 听到艾国秀介绍一共装备34座双联装的76a型37毫米双管舰炮,不由嘴角直抽搐。 这种设计,是让人恐怖的怪兽! 尤其是当艾国秀控制着把所有舰炮模型都从船体内部伸出来,炮管指向天空的时候,模型瞬间就变成了刺猬! 哪里想到,居然在每座炮塔两侧还各配置了一枚舰空导弹! “当然,考虑到反潜等方面,这种设计工功能最大挥出来,我们向相关单位要求,研究不同的37毫米炮弹,用于近距离反潜以及反舰。” 按照如此的配备计算,近距离方向,用于防空防导弹袭击的弹炮系统就有了34座。 “这种武器配置密度,也算是不太差。”刘一九满意地点了点头,“37毫米舰炮从收缩状态展开到开火,需要多长时间?” 准备时间,才是最为重要的。 要不然,等到敌人的导弹袭来,还没有把这些近防炮展开,战列舰就得出问题了。 这是整艘战列舰最后的防御了。 “完全展开,利用液压机构,根据目前的数据,需要大约1分38秒到2分45秒,只有等到舰炮装上来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数据。在地面上进行环境模拟试验的数据不能全部用到这上面。” “尽量把准备时间压缩到一分钟之内。实在是不行,就考虑升降结构。收缩的时候,直接把整个升降平台移动到里面,作战时候,只要升降台一平移出来一部分,就能够开火!”刘一九想了想,觉得这个时间还是有长了。 很多的导弹度都是两三马赫呢。 哪怕快一秒的时间,也都有可能改变结局。 “我们对比过两种方案,升降台的度虽然快,但是却会占用更加庞大的空间。同时,对于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材料结构强度……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们将会有三分之一的舰炮全形态展开,这样在遇到袭击的时候就能够拥有更充分的反应时间!”艾国秀的话,让刘一九并没有坚持。 两种方案,都是他最开始提供的。 原本,他是想着每隔十米布置一座37毫米近防炮的,不过那样一来两边就没法装导弹,红旗-61或者海红旗-7这样的近距离舰空导弹就只能装在甲板上,占用甲板空间。 要不然,近距离的防空炮塔将会达到惊人的52座。 “在甲板中间区域,舰桥前后区域最宽处,布置两座6x6的东风-31战略导弹,这个主要用于战略打击……再往外,则是垂直射的中远距离反舰导弹跟防空导弹射区域……同时,在中间空隙处,甲板上预留区域,用于后面装备更多的反舰以及防空导弹……” 这个基本上都是按照刘一九要求进行设计的,刘一九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