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跟国内的其他科研院所不同!”刘一九叹了一口气,其实九院的展,也算是掠夺了其他单位的展资源。 他们挣的钱,本来都是应该上交给国家或者军方然后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 不仅仅是刘一九明白,上面的大佬更加清楚,整个基础太差,国内展的时间太过短暂,只能集中资源优先展一部分。 改革开放就是如此,沿海一带的经济展思路是这样,国内的军工科技系统方面的展同样也是这样的思路,九院自筹资金,自主立项,自负盈亏,政府不负担九院的经费开支,同时得九院的技术成果符合军方的使用并且在军方有钱,有计划的时候才会下达采购订单。 同样也是经济展的思路。 “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管理体系以及资金投入。我们这些单位管理者不去干涉项目的展,不懂的管懂的这种情况,并且由不懂的人去做主决定项目方向都不会出现……”这一点,麦东岳深有感触。 邓舰军也是如此,“之前上级领导部门很多领导都会对我们的技术项目进行干涉,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要求或者喜好去进行项目技术要求的修改……如此一来,就会使得项目在展过程中不断地偏离方向,每换一任领导,项目就得修改一番……” 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们在之前研究o53舰的时候,就深受其害。 所以,他们被纳入九院的系统,也算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了。 同时,根本就不用考虑经费的问题,管理者只是协调各种工作,做好后勤服务,而技术人员仅仅需要做好的就是技术研问题。 “钱是一方面,配套也是非常重要,以前我们对于配套的技术完全不能主导,仅仅只有建议权……”一想到之前o53级护卫舰的研过程,邓舰军就有着一种往事不堪回的感觉。 531舰从最开始立项到最后服役,经历了太多的时间。 最主要的就是用来进行防空的“红旗-61”舰空导弹严重地拖累了进度。 同时,国内的设计能力也是有着一些问题的,这就让531舰的设计变得有些被动了。 一直到88年,红旗-61才算是完全成功! 这个时候,最早生产的531舰以及532舰已经服役了十年的时间! 如果在78年的时候红旗-61就能够完成,中国的护卫舰展至少会提前十年。 “这是之前,现在没有什么问题了。o53级护卫舰我们自己也在着手改进,同时也给了别的单位,我们跟他们展的思路完全不同,我需要的是我们在这个项目上面的技术储备以及展,而不是需要太先进的护卫舰。船舶总公司那边从国外引进不少技术来展,跟我们以高高性能,辅助大型军舰的展方向是不同的。我们更大的精力,应该投入到o55舰的研上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