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来是军工生产单位,从他们的嘉陵125摩托上市之后反响强烈,销售量每年都在升高,刘一九让他们研制一款能够取代212吉普的军车,并且准备向着民用轿车方面发展的任务,到现在都没有完成。 九院的技术力量全部都是集中向着军事技术方面进行攻关,根本就没有时间以及精力去弄这些。 嘉陵厂那边,一直都是没有成功。 就连541那边的民品业务,也远比嘉陵厂红火得多,轻型卡车,中巴车等等业务现在是越来越红火的。 要从541基地里面继续抽调技术力量,刘一九自己都觉得于心不忍。 但是顶级的技术工人,可不是经过几年培训的学徒就能够胜任的。 “我去嘉陵厂那边看看吧。”对于抽调嘉陵厂的技术骨干力量的事情,谢和平也有些不愿意,三区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从各个生产单位中抽调技术力量来壮大。 这让下面的单位已经非常不满了。 刘一九也是有些无奈,“实在不行,就先跟沈飞这些单位进行人才与五轴数控机床的交换吧。我们必须尽快的解决生产能力的问题。三区只有拥有更强的技术力量,生产出来更多的先进生产设备,才能快速地提高别的单位的生产制造能力,解决目前我们的困境……民用市场上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这些设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红山机械厂的扩大,已经是必须的了。还是先让他们继续扩大培训技术工人的队伍……” 谢和平也没法再坚持,新的重型坦克的研究工作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龙卫坦克到了第三代型号,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也已经没有了多大继续改进的潜力。 在一开始的设计思路中,龙卫就是用于南方地形复杂,地面承受能力不高的南方,重型坦克则是用于北方干燥的区域。 即使到了现在,北方的部队,也就仅仅只有首都卫戍部队装备了330辆,龙卫二型两个团,龙卫三型一个团,其他的部队都是在等待着,依然还是在使用原来装备的坦克,军方的坦克更换以及装备工作可以说是停滞了下来。 等的就是刘一九承诺的拥有六对负重轮的重型坦克。 当刘一九准备去蓉城那边了解一番图-22战机飞行员培训工作的情况的时候,却被钱大勇跟姜明两人给拦住了。 他们两人拦住刘一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解决重型坦克样品生产的工作! “我说,两位大爷,你们为什么非得找我呢!王叔叔他们不是也能够负责这些事情?”刘一九很是头痛,谢和平这刚刚找了自己,五区方面的主任跟总工就联袂而来,简直就不让自己省心了。 九院管理委员会十多位主任,为何就什么事情都得找自己呢! 一开始,他觉得这是自己能力的体现,能够让九院所有的事情都向自己汇报,找自己,那是非常让人自豪的事情,但是现在才发现,这是一种折磨。 以前的那种想法,根本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找你才能解决问题,老王他们整天都在弄自己的项目,他们仗着自己的老脸就让三区优先干他们的事情,凭什么他们就能够先得到生产,而我们的生产任务得排到两年之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