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前面这些年刘一九都是在逐渐放手,仅仅在方向上提出一些建议,而不是如同一开始那样事无巨细地参与到里面去,因为那样干,会让他觉得根本就无法应付,刘一九只有一个,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必须尽快地把交付给苏联人的五轴加工中心给弄出来,数控系统方面降低配置,能够满足使用就行了,不能把咱们最好的都给了苏联人……”谢和平这段时间无意是整个九院里面最为忙碌的人。 又要盯着三区的生产,又要盯着三区的扩张问题,尤其是处理人事方面的调度问题。 基层一线的人员他不用去管,但是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必须他负责。 搬出去的人员以及设备,需要添置什么设备都得去解决。而且还不能让郑浩负责,毕竟郑浩只是民品单位的负责人。 数控设备,目前被定位军品。必须得到军品生产单位拥有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供应给民品生产单位。至于把三轴加工中心生产技术转移出去的问题,不是没有考虑,只不过国内的众多国营机床生产厂,根本就不愿意出钱,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不可能从九院拿到技术的。 所谓限制了国内技术的发展什么的。九院的人向来都是不去理会。 政府不是没有给那些单位下拨经费,但是他们却根本就不愿意把钱支付给九院,他们认为。应该免费得到。 而四轴跟五轴的生产,也就只有三区里面能够完成,一次性交付苏联六台,三个月内。还得交付剩下的24台。这就造成了九院的生产产能更加紧张。 对于谢和平的提议,于建国皱起了眉头,“老谢,如果这样干,咱们还得弄一款次一点的控制系统,这貌似并不是非常合适啊。”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最好的东西,我们自己用,我们不能提供给我们的敌人最好的!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谢和平可不管这些。“而且,系统什么的。直接减配嘛,32位的微处理器,换成16位,不,8位的就够了,一旦知道我们手中有着更好的芯片,我们跟苏联方面的交易将会出现问题。多用个几块,效率什么的,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就连生产精度,也需要降低一到两个档次……” 谢和平一脸的阴险。 刘一九并没有提过这些事情,但是他觉得应该这样做才行。 最好的技术,必须得留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啪啪啪……”谢和平的话被打断了,刘一九拍着巴掌走了进来,对着谢和平伸出了大拇指,“说得好!这种事情,咱们就应该这样干。” “刘主任,你怎么过来了?不是在忙导弹那边的事情吗?”谢和平没有想到刘一九这个时候过来。 刘一九笑了笑,“目前还在弄手中的事情,交易完成之后才是最忙的,我过来看看这边,主要还是在加工中心上面……” 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加工中心什么时候能够提供,苏联人那边催的很紧。 而美国人居然一直都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共和国方面仿制成功了f-14,军方的高层心中也就有了底,他们不再如同以前那样急切了。 而且,歼-八ii也在持续进行改进。 “六台现在抽调也能够抽调出来,只不过对我们这边来说会有着一点点的影响,实在着急,可以优先提供……” “当然着急,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尤其是r-77导弹的技术。苏联人在固体燃料的小型火箭发动机方面比美国人甚至都还要先进一些,如果他们有更加先进的电子技术,美国人在这方面根本比不上他们……”刘一九苦笑着说道。 r-77项目,是苏联应对美国amraam计划,也就是中程空对空导弹项目的项目,并不是如同外界媒体报道的在90年代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在美国的aim-120出现之后就出现了。 苏联人的武器设计思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二战时期的影响,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敌人拥有了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之后才会有相应的计划,这跟俄罗斯一直到了苏联出现利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几乎把美国的工业基础搬空的机会才完成工业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