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东西,绝对不是三两句话能够解释的清楚的。 却又不能不解释,诸厚道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最为专业的内容,不过最后这个比喻,倒是让很多人笑了起来。 “你们这三轮车实在是太过昂贵了啊!”江森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理论。 战机跟三轮车,一种是整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另外一个只是最为普通的东西,再怎么先进,都不可能先进得飞了起来。 “在低速滑行测试有了结果,一直到没有任何的故障,符合我们的设计指标要求的时候,才会进行中速滑行。中速滑行,采用60—100千米/小时范围内的速度,而且每一个速度都得进行测试,就是为了考察战机的纠偏能力。这种实验,仿制f-14从一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134次,排除了大小隐患以及设计问题228个……”诸厚道介绍中速滑行试验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种试验对整个战机系统故障已经隐患的重要作用。 “不是一开始就检测了很多次,怎么还会有故障?为什么前面没有检查出来,在这样的试验过程中就能够检查出来?”紫阳真人很是不能理解。 按照他的想法,或者按照所有人的想法,战机在一开始就让飞行员在驾驶舱里面进行模拟驾驶,不是应该把战机的各种隐患以及故障都检查出来? 后面的低速滑行都是为了检测战机的性能呢。 中速滑行,不是也应该检测性能? “确实是为了检测性能,这就是检测战机的纠偏能力。中速滑行跟别的滑行测试不一样之处就是,战机在启动之后,开始在机场跑道上面进行滑行,而整个滑行过程中,飞行员不会对战机做出任何的操作,把战机摆在跑道上,仅仅靠发动机推力往前滑行。如果飞机偏向一侧,走不了直线,就说明战机存在问题!导致跑偏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外形不对称导致气动力不对称;也可能是起落架有问题--包括起落架安装位置,刹车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飞机跑偏。必须要改进到让战机能够跑出直线,而且很远的直线,才能进入下一步的高速滑行试验。” 听到诸厚道的解释,众多的领导大气都没有喘一口。 他们知道战机研制工作非常复杂困难,但是绝对没有想到到了这样的程度。 仅仅是试飞之前的地面测试,就有着这样多的门道。 而且,这些测试过程中,同时也是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细微的修改的过程,整个项目团队,并不是把设计图纸完成之后交给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就完了。 “跑偏的问题,一直都困扰了我们很长的时间,进度一直拖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因为这个试验,我们的首飞工作,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往后面推……”刘一九叹了一口气,对着龙耀华以及紫阳真人等人解释着。 整个世界范围内,估计也就是中国在这方面进行的试验次数最多。 “这不是我们的设计能力不足引起的,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更多的则是我们的工业基础不行,加工制造精度不够高,装配能力不够强而引起的。所以,在研发战机生产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解决生产配套的各种顶级加工制造设备甚至材料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