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吴国庶民收入-《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2/3)页
    实际上,这是庆忌鼓动的,群臣也都踊跃参与,支持庆忌设立钱庄的做法。
    时值寒冬腊月,人们都在钱庄门口排着队,把钱存到钱庄里边。
    “啊!我的钱掉了!”
    忽然一个老人惊呼道。
    “老人家,这是不是你掉的钱?”
    不远处一个面带焦急神色的中年人上前询问道。
    他掏出了自己的一个包袱。
    老人惊疑不定的问道:“我的确掉了钱,但你这不是我的包袱……”
    “你掉了多少钱?”
    “两千七百二十九文钱。”
    “一个子儿不少。老人家,你点一点。”
    中年人把钱还给了老人。
    捡到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老人说的分文不少,所以中年人确定这是他的铜钱,分文不少,物归原主了。
    路不拾遗!
    “小兄弟,你可真是诚信之人,有昔日季子之风!待会儿请一定等我,我请你下馆子!”
    “好说。哈哈哈哈,这都是我辈应当做的!”
    见到这一幕的路人,纷纷鼓起掌来,叫好喝彩。
    “我大吴有诚信之风!”
    “吴国有这样的人,是真的了不起。”
    “上上下下,忠孝仁智礼义信,如此大吴,焉能不强大?”
    庆忌也是有感于民风淳朴,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的人,非常的注重信誉。
    不管是王公贵族也好,还是普通的庶民,都知道“信义”的贵重。
    此时,庆忌在范蠡、伯噽的陪同下,进入钱庄视察了一下,顺便有模有样的存了几万钱。
    作为吴国的大贪官,伯噽象征性的存了十几万钱,但是对于他的家底多么殷实,庆忌是一清二楚的。
    伯噽估计也不敢把自己的财产存到钱庄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