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九章 大家一起向东逃-《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2/3)页

    《晋报》乃赵兴控制的第一喉舌,《晋报》西凉分社更是直接归属于贾诩管理。明明到了七月份凉国已经完全控制了鼠疫,甚至各地疫情侦察站上报的数据都反映鼠疫已经到了尾声,为何《晋报》西凉分社会发出如此颠倒黑白的假消息呢?

    明明死亡了不过三千人,在报纸上刊载出来的数据竟然高达一百二十万人,需知整个西凉的人口也不过二百多万,这一家伙就“被死亡”了一半,也太能扯了吧?

    贾诩要的就是这个夸张的效果,非如此,如何吓得整个关中地区人人谈瘟疫色变,家家户户忙着向东迁徙呢?

    晋国碍于和朝廷签署的停战协议,不方便明着从人口最为稠密的关中地区掳人,但没有谁规定不允许老百姓自己向百姓迁徙不是?

    似乎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般,西凉那边自爆惊天丑闻的不久,《晋报》中央社便刊发了平西王赵兴的署名文章《绿色的生命通道》,文章着重围绕西凉地区爆发的大规模鼠疫,号召全体晋**民要善待所有逃难进入晋国境内的关中百姓,合力为难民们开辟出一条直通幽州境内的绿色生命通道,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大家安置下来,避免大家在逃难的过程中发生传染和亲人失散等事件。

    平西王的号召,其实就是无声的命令。赵兴的文章刊发不久,从关中以北的雕阴城通往高奴,再通往晋国晋阳,然后远达幽州渔阳郡的高速公路上便出现了一道令人感动的风景线。许多晋国百姓戴着口罩,手持饭食、凉水、西瓜等候在公路的两边,向着逃难的百姓提供帮助,然后大声告诉逃难的关中百姓们:“老乡,别回头,向东面去,那里有很多官员会好好安置你们!”

    于是,更加让人奇怪的一幕又发生了。

    当向东经过潼关前往洛阳逃难,向东南经过青泥隘向南阳逃难的大批关中百姓被驻守在这两地的官兵毫不留情地阻拦下来的时候,向北进入上郡逃难的百姓却受到了宾至如归般的待遇,他们不仅在沿路可以吃到免费的饭食,住进临时搭建的难民安置点,而且还有军队在前开道,伴随在难民队伍的两侧保护着大家。

    在整个难民迁徙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类似抢劫、杀人、踩踏等恶性事件,在晋国如狼似虎的军队保护之下,关中百姓们似乎在举家进行一次长途旅行,不但轻松无比,而且一路上还收获了不少沿路百姓送上的免费资助。

    平西王似乎觉得就算做到这些,还不足以表达他心忧天下的广阔胸怀,竟然再次发文号召幽州和冀州两地的商人们组织起来,为迅速涌入两地的大量关中难民寻找可以快速安家和致富的路子。

    幽州和冀州两地的大小商会一看“超级大佬”平西王又发话了,大家总算是等到了一个报答平西王的大好机会,于是大家早早地等候在难民此行的终点渔阳城外,一个个手中举着大大的“广告”牌,扯直了嗓子高声叫喊:“老乡们,快来报名啦,赵氏农庄开发大东北计划还缺一千精壮劳力,每年的工钱是内地的两倍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