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毛之琦的预判-《工业中华》
第(2/3)页
而走最短的路,虽然有危险xing,却未必不可行,只是,这样状态的俄国舰队,要和蓄势待发的中国舰队抗衡,绝对不是个好主意……而现在,俄国人偷偷摸摸走ri本东海岸,试图绕过ri本本岛进入俄国海岸,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吕翰读完情报后,参谋石彪立刻报告起测算的数据,“预判俄国舰队因为有补给商船队,所以船速在8节到10节,从ri向到海参威越1600公里,判断俄国舰队最可能走的是津圣海峡,海峡最宽处35公里,最窄处20公里,长50公里,而ri向到津圣海峡为1200公里,预算航程为6080小时……”
说到这里,参谋石彪转身又在挂着的小幅地图上标出了舰队所在位置,“我们距离俄国津圣海峡820公里,以舰队巡航速度46小时可以抵达,拥有足够的时间在海峡外围布置侦查舰,最终在海峡内对俄国舰队进行围歼!”
这作战意图已经说的十分的明白,下面的军官们一个个都拿着笔记录着,交头接耳的讨论着如何争取进入第一攻击序列,占个好的攻击位置,俄国舰队的实力虽然不弱,两艘铁甲舰,吨位都超过6000吨,还有5”工业中华”艘装甲巡洋舰,几艘无防护巡洋舰,此外还有十艘左右的补给商船。
不过,得到的准确情报室,补给舰队的战舰虽然都不是老爷货,但远比不上被全歼的俄罗斯太平洋第一舰队那8艘战舰的规模,所以,对于获得胜利,水师上下可谓是信心十足和斗志十足。
吕翰很满意的看到下面高级军官们旺盛的求战意志,包括北洋出身的刘步蟾、邓世昌等军官显然也是很快融入了新海军体系,纷纷要求加入主攻编队。
不过,很快有人举手要求发表不同意见,南洋体系内的军事会议向来是各抒己见,但是,一旦颁布了作战命令,那就得一丝不苟的执行,这也得益于构建了参谋司这一战斗决策部门,这使得下面的军事长官都额外注重对战术的考虑,自然也很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
站起的这位头上还缠着绷带,胳臂虽然没吊着,但是左手可也绑了一圈绷带,这带病上岗还真是勤奋,不过,吕翰一眼就认出来了,是一个月前负伤休养的澄庆号训练舰管带毛之琦中校,因为上回独斗俄国战舰sao扰,并且成功掩护海军补给船队的功劳获得了晋升。
不过由于澄庆号训练舰严重受损,这位也入院后倒是恢复的飞快,又偷偷逃回部队,等舰队回到旅顺,死皮赖脸跑上黄山号来上岗,说是当小兵也要参加这一次的战斗……吕翰自然明白这位的心思,上次因伤错过了中俄大海战,摆谁身上,那可都不乐意,也就默许他在战舰上担任临时参谋。
”工业中华”“毛中校,对于石参谋的作战设想,你有什么补充意见嘛?”一屋子军官这会儿都从讨论围歼俄国佬的战术中安静了下来,眼光都望向这位前一阵子军中特别嘉奖、报纸上也没少提到的新锐军官。
毛之琦摊了摊他那还包着纱布的双手,“将军,石参谋对俄国海军动向的预判,可以说是十分的合理,我只是有个小小的担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