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英国人的要价-《工业中华》


    第(2/3)页

    若是让秦铠所辖的淮军去和俄国人干仗,李中堂早就不会去操那心思,问题是,若是战事爆发在直隶,那可是自己的老巢,这么打起来。凭着他对自家兵马的了解,要对付上俄国人,这胜算难说很大,即便是惨胜,自己也是伤筋动骨,若是败了。那更几乎就是淮军退出历史舞台的谢幕仪式。

    在患得患失的等待后,十八日,赫德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英国人显然也不愿意看到俄国人用大炮在中国获取高出于大英帝国的利益,巴夏礼公使那边通过赫德带来英国方面的答复,大英帝国愿意参与中俄之间的外交斡旋!

    但是,赫德亲自拜访了李中堂,英国人参与进来,自然不是来做善人的,新政府必须展示出足够的诚意,比如正在谈判的两国旧条约磋商中作出部分让步之类,这一次,英国人倒是表现出了不错的诚意,对于始终无法解决的两国旧条约谈判,伦敦那边也有着不小的压力给巴夏礼。

    所以,英国人提出了部分让步,包括海关税从原本的5%提高到7.5%,并且将鸦片贸易的禁止周期从原本的十年降低到五年,不过,除此之外,英国人再也不肯做出更多的让步……当然,若是能满足英国人的要求,赫德表示,他们将全力斡旋中俄分歧,甚至可以考虑由英国舰队来保护北京的屏障——大沽口。

    杨士骧兴冲冲的带回来这些消息,不过,在淮军高层的内部磋商时,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薛福成第一个反对大幅度与英国妥协,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远不止于关税和鸦片两项,事实上,这次引发中俄冲突的根本,就是租界和领事裁判权,而英国人把持着长江流域的利益,更是直接让中国失血的重要原因,这一切,若是在和英国人的谈判中无法解决,很显然,那谈判将是失败的磋商。

    杨士骧自然不满意薛福成的论点,毕竟争取英国这些让步,他直言,这些条件也是在目前这种局面下才能达成的,若非英国人担心战争影响英国在华的贸易,而且俄国人近几十年来一直来就是英国的宿敌,英国人才不会这么轻易同意逐步禁止鸦片。

    而其他几个幕僚也是意见各异,有人认为可以接受英国人的磋商,但必须先把条件做实了,也有人担心签署这样的旧条约修订案,将会让淮军体系失去民意支持,要知道现在新思潮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加上新宪法正在修订中,这些淮军高层都明白一点,即便是走形式的宪政,这民意民心那也不再是可以无视的东西了。

    吵吵嚷嚷的争论中,坐在上首的李中堂却也是头痛不已,他坐上这个高位之初,就预料到这可不是一桩清闲的差事,只是,现在事务的繁琐和复杂还是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料,原本,光是修订宪法和选举法,制定新政府构架等等事务,已经让他够操心了,即要考虑到照顾淮军体系的利益,又要兼顾不能让秦铠、翁同龢和各地督抚势力,这绝对劳心劳力的差事。

    现在又横生枝节,这俄国人也是太嚣张,若是放在以前,打死几个闹事的平头百姓,安抚一下、弄几个替罪羊也就完事了,但现在这些报纸,还真是手眼通天,平添不少麻烦,至于那几个肇事的俄国士兵横死在朝鲜,这件事情,申斥袁世凯的电报去了之后,也没有任何新消息,使得原本淮军体系内的预测也毫无依据可言。

    现在举国上下对列强的态度都是极度敌视,尤其是俄国人和不肯做任何让步的英国人,这种民意更是让自己处置起来颇多牵制,现在摆在面前的路似乎就只有两条,是战?是和?这可能都会让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