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开始平息-《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2/3)页

    朱厚照皱着眉头说道“这110吨粮食听着很多,可这里有5,6万人,只能撑上4,5天啊。”朱厚炜摇了摇头“我们在这里要招3000户人去皇庄,这一下就能减少1万来人,留下的应该只有4万出头,沙船回去的时候再带上1000人,如果是施粥的话,这些粮食应该能撑10天不到了。”然后转头看向朱远道“舅舅怎么说?”

    朱远露出微笑,说道“寿宁伯已经联系了京城的国公,侯爷等人,我们来的时候看见不少漕船正在向京城而去。”

    朱厚炜当时是写了一封信给两个舅舅的,交给朱远也是以防万一,没想到还真用上了,更没想到的是,这些勋贵效率这么高。

    朱厚照笑着说道“那个天津渔业公司很不错啊。”天津的渔业公司这段时间以来那真是生意兴隆。六月份光是普通的海鱼就出售了5万多两,至于一些特殊的海鲜更是卖到了8万多两。看来不到今年的海水结冰,本钱就能赚回,而且还可能有所盈利。这些勋贵其实倒不是非常看重赚取的银钱,按着股份那么一分,其实也不是特别多,还不能让这些国公,侯爷眼前一亮。虽然勋贵已经势不如前,可是家里还有那么多良田,每年赚取的钱粮比渔业公司赚的多多了。这些勋贵看重的是能和皇家搭上关系,作为勋贵,不可能加入文官集团,现在文官一家独大,即使加入了,人家也不会看重你,只有跟着皇家才有可能重现辉煌,勋贵沉寂地太久了。

    济宁县聚集的百姓最多,所以这里的问题解决,整个山东的形势会好上很多。不过这里有人施粥救济,其他地方就没有了,那里的形势更为危急,朱厚照兄弟也需要赶去查看。不过在这之前需要先安置招去皇庄的百姓,还有就是要去鲁王府拜访一下这位辈分极高的王爷。老王爷带头施粥,于情于理都应该要去拜见。

    于是,朱厚照先派人快马拿着名帖前去鲁王府,至于朱厚照兄弟则是午后带着京营护卫前去兖州。济宁离着兖州不过50公里,大家骑马而行,到了傍晚应该就能到了,时间紧急也顾不得许多了。

    从早上到了现在,众人米粒未进,在朱厚照换了身衣服之后,和其他几人一起到济宁城中,找家酒楼吃上一顿。到了集市上,发现行人并不是很多,看来外面聚集这么多百姓也给城中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这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两层的木质,或是砖墙建筑,不过朱厚照他们还是发现了一个三层建筑,走进一看,大门上方挂着一块金字牌匾,上面写了三个字“食为先”。这里也是卢知县推荐的酒楼,卢知县去帮忙登记百姓的信息了。朱厚照兄弟发现这位知县“真不会做官”,放着太子,王爷不巴结,却是去做这些琐事,不过朱厚照兄弟倒是对他非常欣赏。

    进了食为先,发现这家酒楼不仅占地很大,而且装饰地非常典雅大方,桌子之间的距离也很大,桌子椅子非常干净,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看到来人气质不凡,而且还有家丁伺候,于是掌柜的亲自来迎客。“几位客官,二楼雅座,三楼雅间,不知几位客官上几楼”40来岁的掌柜一脸商人的招牌笑容,看得出他似乎很尊敬你,不过是不是真的这么开心就不知道了。朱厚炜扔出一锭大约5两的银子,说道“去三楼,要临街的。”

    掌柜的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这几位是大户啊。5两银子听着不多,可是这时候的物价很低。牛肉30文一斤,(大约相当于580克)羊肉30文,黄河鲤鱼35文,猪肉40文。没错,这时代就是猪肉最贵。

    这时代中国饲养的猪不是后世的白猪,基本都是华夏原有的种类。优点是肉质瘦肉率高,肉质爽滑有嚼劲。缺点是成长很慢,从一头小猪长到成年要将近2年多的时间,个体也不是很大,所以养的人不多,无法和牛羊相比,物以稀为贵,肉价也就上去了。

    一两银子大体等于1200文弘治通宝(地域不同,兑换比例也有差距),5两银子绝对够这10来个人大快朵颐了。

    由掌柜的领路,众人很快来到三楼,到了一个靠街的房间坐下。这里房间之间有一扇门可以通过,不过现在门关着,听着动静,隔壁也有人。

    朱厚照一共11人,两桌也就坐下了。一桌坐的是朱厚照兄弟,朱远和马三娘,一桌坐的是马三娘的2个女兵和4个水陆营的。食为先不愧为有名的连锁店,才过了2,3分钟,就有菜上了,而且每隔2,3分钟就是一道菜,这速度很给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