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朝会-《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3/3)页
说起刘阁老,整个朝野上下又是有些害怕,就算是弘治也是半敬半怕。因为刘健就是弘治还当太子时的老师,为人沉默寡言,但是语出惊人,往往寥寥数语,直击要害。刘阁老脾气不好,这也是众人皆知的。当初给弘治在东宫当老师的时候,对着弘治那是拿着太子不当干部,该骂还是骂,并不顾忌,别的老师留的作业,比较勤劳的弘治有时也会“忘了做”,但是这位刘老师的作业那是必定按时按量完成的,不为别的的,就是一个“服”字,别的老师絮絮叨叨讲好半天,弘治还是很难弄懂,刘阁老几句话,便让弘治茅塞顿开,于是弘治就知道这位脾气不好的老师是有真本事的。
还有一点就是从弘治元年到如今的弘治二十一年,老先生当了阁老21年,其中首辅10年,今年已经74岁,要说资历和能力,除了已经致仕的马文升和王恕,没人比得过他。老先生一开口,使得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朱厚照就站在老先生的前面,也被他中气十足的声音吓了一跳。
等到众人安静了,弘治再次说道“除了前面说的,朕还有一个想法,大家议议。皇庄本来是用来补足内库的,毕竟皇宫耗费颇大,从国库拨付的也略显不足,朕觉得不如这样,皇庄呢,不裁撤,国库以后也不用拨给内库钱粮,甚至皇室的优养款项今后也由皇庄拨付,国库的岁入就全部用来造福于民。皇庄的产出也可能不足,那就有皇室之中选择一人,成立商号,从今往后,皇室自给自足,不再从国库拿取一分一毫。”
大臣都吓了一跳,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时要经济独立啊,以前国库拨款那是要户部同意的,要建造亭台楼阁一般也要户部给钱。最重要的是皇家要经商,这可是亡国之兆啊。
果不其然,大部分的大臣都跪下道“陛下三思啊。”刘大夏更是急声道“汉朝灵帝,在宫内置商人,酒楼,整日流连于此,荒废国事,汉朝不久便是饥民遍地,黄巾起义,而天下震荡,陛下不可不察也。”
弘治看了一圈各位大臣,发现还是有一些人站着没动,似乎在考虑什么。于是平静说道“众位爱卿勿急,这次的皇室经商与汉朝时有所不同。首先说说皇庄,众位爱卿对于皇庄颇有微词,主要是皇庄占据农田,有于民争利之嫌,所以以后皇庄将不再购买有主之地,即使要扩大,也是选择荒地,无主之地,朕这个皇帝应该还是有权利征用这些土地的,对吧。再来说说经商,这个经商与以往不同,所贩卖的商品都是大明以前没有的,在我大明境内,将不涉及现有的所有商品,当然与番邦交易则不在此列。不仅如此,此次组建的商会还将修桥铺路,一条将从京城修到广州,一条从京城修到西安,再从西安修到成都,并且承诺,路上不设关卡,商旅行人来去自由。”
众位大臣一下子愣了,这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