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太平记》


    第(2/3)页

    ……琴声隐隐。

    “这张琴,叫鼠畏。”

    左脚立定,右足盘在膝间,段法旷站在巷子的尽头,一边慢慢抚弄着平放腿上的瑶琴,一边低声为对方介绍着。

    “这是当年弘靖先生收藏的琴,原名叫作‘落花流水’。后来有一天晚上,他听到老鼠的叫声,害怕琴被咬坏,就点上灯起来看,发现琴的确被咬断了一根弦,但断弦反弹,却已将老鼠勒死,所以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这是一张极旧的琴,漆光已然脱尽,状如墨石,至于“断弦”,却已瞧不出端倪了。

    “当年冷先生叙琴,道是有‘九德十六法’,九德者,是为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十六法者,是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此琴以沉木所制,漆饰尽没,又曾绽杀机,得‘奇、透、静’三德,最宜轻、松、脆、滑四法……小老儿勉力试试,不足之处,倒要烦着指正。”

    说话间,他右手轻拨,琴音缓升,呜咽艰涩,有如流泉之行冰下,似断还续,堪堪已将听不见时,段法旷却忽地提指,往来鼓动,顿听得弦声转急,如风之发!

    “碰、碰、碰。”

    巷子的另一头,从刚才起就一直雕像一样站着不动的中年人,直到旋律突然提高的时候,才陡然侧身,手中齐眉长棍闪电般探出,一刹那间,竟是同时抖出了三团碗口大的棍花。而也就是在他棍花抖出的同时,虚空中连续转来闷响,似乎是有什么正在高速飞行的东西被他击碎一样。

    “九引、十二操、二十一杂歌……”

    说话同时,那中年人将身体压低,棍尖前探,摆出了一个寓攻于守的架势。

    “本以为这路‘古乐行’早已断了传承,却没想到,大雅之声,不在庙堂,竟在草野之间!”

    “但在下自信一向并未得罪过阁下,这其中,会否有所误会?”

    他的语速不快,很诚恳,配合上他那种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嗓音,当真是极具说服力,而似乎是为了配合他的说话,他一方面很小心的盯着对面的老人,一方面慢慢将长棍放落。

    “在下胡成河,蒙各路朋友不弃,一向在西边的商路上讨生活,阁下要找的……确实是在下么?”

    随着他的解释,长棍也慢慢放落,看着棍头已将点在地上,段法旷却恍若不闻,双手向琴上一按,顿听琴声再起,时而滞,时而木、时而胶、时而格,坚脆刚劲,耐听异常。

    乐声忽振!

    看看棍尖已然及地,胡成河右手猛地一振,竟以独臂舞棍,运使如枪,转眼间已连发一十三击!但与之同时,老人双手飞舞,琴声也是急变。

    “白驹操。衰乱之世,君无道,不可匡辅,依违成风……谏不见受!”

    乐声振动空气,似有无数盾枪飞舞,胡成河棍法虽急,却总在最后一刻被轻巧拨开,无功而返。

    “……哼!”

    复以双手持棍,在头顶盘出一个棍花,胡成河棍法再变,大开大合,刚猛异常,却已是佛门中“禅杖”的路数。

    但老人的琴声也随之一变,凄凉孤愤,却又含而不发。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履霜操!”

    随着琴声涌向高氵朝,先前的压抑瞬间爆发,连声绽响,如万箭齐发,胡成河不得已,硬生生收了攻势,舞棍成盾,才将这一波乱箭御却。

    挡箭的同时,胡成河也在不住回退,乱箭稍住的同时,他也把握这个机会,转身,急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