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 七百里驱十五日(上)-《太平记》
第(2/3)页
说到这里,多数人仍自懵懂,有几个却已咋摸出些味道来,眼睛便亮了起来,而云冲波也没让他们失望,下一句回答直如天外飞仙,令多数人如坠五里雾中。
“……我一直认为东王是对的。”
“统一思想,纯洁组织,这是极重要的事情。”
“哦?”
含义不明的答应了一声,玉清知道,云冲波还会说下去。
“……就如同我一直认为干王是对的一样。”
“如果我们现在能有比北边更多的铁、粮食、工匠和基层役员,我们也可以用庞大的船队在江上决战,就象北王曾做到的一样。”
“……而我也一直认为,天王是对的。”
“能够让人投效,总好过你死我活,如果儒门能多出些朱守一,那子贡也就没那这么可怕……”
“不死者,您的意思是说……”
“……他们都是对的。”
沉静的说出自己的结论,云冲波道:“而最糟糕的是,他们当年都多走了一步。”
“他们的确都是对的,但他们都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安静了许久,方听到玉清呵呵的笑声响起:“你也是对的,我也是对的,不想和人合作也是对的,充分利用他们也是好的……好,很好。”
突然敛起笑意,道:“不死者,您确定您不会后悔?”
咧开嘴笑了一下,云冲波道:“我相信太平。”
……
~~~~~~~~~~~~~~~~~~~
玉清先后看向萧闻霜与何聆冰,以及代表太清在此的两名年轻人,然后,他点头。随后,云冲波抱拳,躬身,离去。
“不死者的意思是?”
直到云冲波离开,那种一直充斥在房间里,令多数人都感到呼吸艰难,无法开口的气场才似乎悄悄消失,须发已白的刘蒜桶才首先发问。
在场人中,他力量最弱,今年才刚刚勉强能摸进六级的边,但他却是当年最早追随玉清南下传道的三十人之一。他本是蒜农,也没什么宗族,没什么大名,只因种得一手好蒜,便得了这个诨号。自投入太平道以来,先是从天海之变中挣扎得性命,做金州万里之行,复又追随玉清南下。几十年来提着脑袋东奔西走,也不知立下了多少功劳,收纳了多少教众,虽然在修炼上没什么天赋,威望却是很高。
“……他想在大网结成之前就先破网。”
适才明显的表现出了不赞成甚至是反感,但在云冲波离开后,玉清的神色却是谨慎又带着一些敬佩。
“他要掰掉这些扣子,撕开一个口子。”
指点着地图的西部,玉清虚虚划出一道曲线,正是帝军伸张的右翼,与太平道势力的交接处。
“一石三鸟……不,是一石四鸟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