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太平记》


    第(2/3)页

    “对,这也是我的想法…但这却又很不对,很困难。”

    故且不论云台山是什么为代价来与大将军王一脉合作,单就本次的事情,三人联手,最终仍然不敌,却争得时间使防御被构建起来,让孙无法知难而退,这当然也算正常,但,这只是“发生了”的事情。

    “天下大黑…虽然我不喜欢他,但当今天下,他,和那魔僧…却正是最接近‘天地八极’的两个人…甚至,我一直都怀疑,他早已将力量之门冲破…”

    若果有天下大黑在此,孙无法绝难压制全场,帝?嗣也用不着拼至去尽,甚至上…以帝军牌面上的实力,还有可能反过来让孙无法付出代价。

    “所以,我就想知道,是什么人…能够算准大黑的不在这里…是什么人,能够说服孙无法也认可这个判断…到底,是什么人?”

    构想一个计划,有时侯并不为难,两虎竞食、驱虎吞狼、掘坑待虎、疏不间亲计…来来去去,计策不过是那几条,但有了构想只是第一步,针对现实情况加以修订、落实,确保构想能够转为现实,才是谋士的功力所在。对三流策士,这也许是难以理解的事情,但在曹奉孝,却完全明白,根本用不着仲达再作解说。

    “…总之,应该是个口才很好的人吧。”

    并无头绪,到最后,曹奉孝只是这样泛泛一说,却不料,这答案竟能立刻激起共鸣。

    “对…而且,不仅仅是口才。”

    言止于此,仲达突然又转掉话头,竟扯到了鬼谷上。

    “我们师兄弟四人竟然能够相聚当世…说起来,真是这个天下的不幸。”

    称许着曹奉孝的资质,更毫不保留的赞美着天机紫薇,但对鬼谷伏龙,仲达的态度却很可玩味。

    “他的表现…有负鬼谷之名啊。”

    似乎很感慨的样子,仲达竟开始慢慢回顾历史,一一列举那些鬼谷前人,那些,在不同时空中,以大地为盘,以将相为子,博奕天下的智者,当然,其中的多数,都是曹奉孝已经知道或有所猜测。

    “不过,天下之大,苍穹之深…独占‘智术’的,也不仅有我们鬼谷,比如说,本朝开国时的则平公,微服潜藩二十年的王露公,怡情遁道的贞白先生,措天下于衽席的长源先生…厕身幕中、襄赞佐成,皆是一代风流。”

    仲达所说的人,曹奉孝倒也都知道是谁,却也有些意外:在他,一直都很以为这些人中至少有几个是同样出身鬼谷的。

    (但,也对…)

    思路还未理清,仲达却又已道:“不过…这些人,说起来,其实也是同门…一子相承,和我们鬼谷同样古老的宗门啊。”

    ―――――――――――――――――――――――――――――――――――――――――-

    “你是说,对方真正的目标,是不死者?!”

    终于再冷静不下去,而与之相比,玉清则更显着不动如山。

    “当然,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亦只可能是这样。”

    震惊,甚至可以说已是震怒,萧闻霜实在没法理解玉清的反应,当对方根本已是要在把太平道的根基毁灭时,为何还能这样镇静?

    而,突然间,萧闻霜,她明白了。

    “所以…真人,您才这样问我,是吗?”

    “…对。”

    认为子贡一定会要毁灭不死者,但这却绝不等于要重创太平道,玉清相信,自己已看到了两者间的区隔。

    “坐下来,什么都不做,看着不死者被杀掉…然后,太平道反而会发展的更好…是吗?”

    萧闻霜的声音中几无生气,却有着强烈的反诘。但玉清只是摇头,道:“不…不是的。”

    “不死者不会死…传说中,子贡,他从来不杀人。”

    “他,应该只是要把不死者的‘心’给撕碎吧。”

    ――――――――――――――――――――――――――――――――――――――――――――

    “桃园?”

    “对。”

    点头,仲达告诉曹奉孝,藏身黑暗当中,代代传承“理想”及“技艺”的组织,本来就不止一家,严格说来,以子贡为代表的“黑暗儒者”也可以算是这样的组织。

    “当然,要传承千年并不容易,大多数组织,都只能传承数代,便自生自灭了…但,也有少数,是能够一直几千年的走下来。”

    比如,鬼谷,又比如,桃园。

    “桃园,他们和我们鬼谷有所不同…至少,他们没有‘鬼谷石’那样的东西来作为依靠。”

    始终坚持一子单传,桃园代代传承“屠龙术”,以此来安身立命,更同样对历史作出着重大的影响。

    “与鬼谷的出于‘兵家’不同,桃园,他们更多是‘法家’的变形,他们的强项,在于对‘人术’,或者说‘帝王术’的研究…”

    不过,就和鬼谷一样,并非每个时代都会出现足以传承桃园的优秀者,更不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适合桃园传人发挥的舞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桃园一脉都是默默无名,悄悄进行着一代又一代的更替。

    皆以“天下”为的,皆以“帝王”为幕,这样两个宗旨相近,能力也难分上下的组织,当然不可能不发生互动,曾经合作,也曾经交战。

    “我记忆中,历代鬼谷弟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桃园的解析和记述,而,其中,对我们鬼谷影响最大,使我们最受震动的…是他们

    提出了‘脚印’的说法。”

    精于“人心”,对人心的研究可能达到了唯儒门能及的高度,桃园一脉认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脚印”,一些没法掩饰的东西。那东西,正是所有优秀谋士的死穴,也是他们的无奈。

    “就算我们已经知道,也没法掩饰,甚至…反而会使之更加明显?”

    一时间没法理解,但仲达已在慢慢解说,告诉曹奉孝,以当今世上的鬼谷同门为例。

    “我…我最擅长的是隔岸观火、火中取栗…主动制造混乱来隐藏自己,不在意过程…只努力成为最后的得利者。”

    仲达成名之役,正是“废立”一事,顾命四大臣更移帝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赵家的治世将会结束,但到最后,却仍是开京成了唯一的胜利者。至于“三果”一役,朱家也是气焰熏灼,一度睥视天下,但到最后,却仍只能作为踏脚石,见证着赵家的又一次复兴。

    “而天机,他的主子没有‘名份’,也没有太多的‘本钱’,这使他总是倾心于趁火打劫,里应外合。同时,他也是一个极有耐心的人,极善用间。”

    对这,曹奉孝的认识更为深刻,从雪域、到瓜都,他不止一次的亲眼见证天机紫薇的奇谋,见证他是怎样用种种手段,来确保自己永远是最后的那张弹弓,确保击倒对方的关键一刀,总是由敌人自己的手握住。

    “至于伏龙…他,他的用计,其实很没气度。”

    尽管如此,对鬼谷伏龙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尊重,手中的资源堪称四人当中最弱,更不幸遇上了项人统合南下和太平道重整旗鼓的双重压力,之后还发生了兄弟之乱,在这种情况下,他仍能将各方压力一一化解,并使自己选定的主子成为最终赢家,也算是,很不容易。

    认为自己与天机紫薇都可以说是“扮猪食虎”,而鬼谷伏龙却更进一步,是“因败求胜”,总是在确实的付出损失甚至落入绝地后,才发动计谋,作出最强的反击。

    “另外,他用的并非‘间’,而是‘说’,总能够无中生有,在最坚固的盟友中制造裂缝,和把最不可能的敌人结连合纵…这,几乎已是传说中以‘无’来对抗‘无限’的能力了。”

    但从细节考究起来,仲达认为,鬼谷伏龙的不足也很明显,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作成为“最佳”的结局,而最后竟然被自己的主子杀掉,就更堪称荒鬼谷之大唐。

    “连自己的主公都看不懂,都控制不住…这样的人,还算什么军师?”

    认真听着仲达的每一句话,曹奉孝越来越紧张,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仍然没有搞懂,仲达在这样一个大雪之夜将自己找来讲古,到底,有何用意?

    “总之,这就是我们的脚印,一些由我们的性格、环境和手中资源所决定的,以我们自力所无法改变的脚印…而这样的脚印,师弟,你现在却仍未够资格踩下。”

    似乎兴致真得很好,仲达竟又开始评点曹奉孝,认为其资质绝佳,但总是缺乏长远目光,更受限于曹家的力量,没法做出全局的部署,也没法上到更高的地方。

    不算高的评价,但也不会让曹奉孝不悦,可跟着,闲闲的一句,却如天外惊雷,在曹奉孝耳边炸响

    “当然…也不排除这仍是师弟你的刻意,是…你为了曹太师的‘大计’而行的刻意。”

    ――――――――――――――――――――――――――――――――――――――――――――

    “贪狼…我和上清真人在一个问题上,看法是完全相同的,于今之世,太平道若果就这样强行起事,只会惨败收场,民心、资源和敌人的强度,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默默点头,对太平大势本就清楚,更继承了张南巾的很多记忆,对之,萧闻霜并无幻想。

    “但上清真人却认为,我们仍有一个机会,就是不死者,一个能够展现出其绝世魅力,将信徒们吸引和鼓舞的偶像。”

    “可…我,我却不这样认为。”

    缓缓述说,玉清自承是一个很简单、和不太相信宗教的人。

    “我始终认为,太平道能够一直传承下来,是因为我们代表着民众对‘太平’的向往,是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帝姓’有所不同的选择…而不是因为我们真得上承神旨,真得有什么道祖神灵在保佑我们。”

    “传说中,我们曾有过同时聚集到十名还是十一名不死者的时代,但,那又怎样?到最后,我们的事业仍然失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