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捧杀(3)-《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第(3/3)页

    周铉把思路和计策讲了一遍,崇祯心里还在权衡。

    这是崇祯一直以来的习惯;

    他总希望面面俱到,做不到“舍得”,非要等到事不可挽回再用决裂的方式解决。

    最后,崇祯说道:“内弟,这鲁王、德王就不要动了,他们日子也不好过;

    当然,如果他们主动捐一些银两和粮草,那当然没有问题。

    衍圣公可以询问一番、商议一番,不可辱骂、不可大动干戈。

    你便宜行事吧!

    朕今日发出圣旨,调派杨文岳、虎大威前往曲阜方向与你汇合。”

    周铉总算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方案!

    历史知识帮了他,前期的准备也给了他信心!

    接下来,这5天时间要充分用起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得需要一批忠心的人在自己周围。

    待周铉走后,崇祯心情仍旧很不好,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朕?”

    旁边的王承恩不敢说话。

    随后,崇祯问道:“大伴,你认为周铉抨击杨嗣昌和兵部的说法有无道理?有话直讲!”

    王承恩知道这个话不好讲,因为皇上是赞成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同时,皇上也是要求兵部按照这个想法去执行的。

    于是,他战战兢兢地说道:“回皇上,老奴斗胆认为杨大人总体思路是对的;

    但冰天雪地,涉及的官军人马太多,难以执行到位;

    同时,围剿也需要考虑这些大城池的防守,否则难免出现差错。

    所以,国舅大人的想法听起来更切实际一些。”

    崇祯接着问道:“这次朕派出周铉去开封、襄阳,你有什么看法?”

    王承恩道:“回皇上,老奴以为让周国舅出去历练一番很好;

    他也自己愿意立军令状,代表他还是有些信心;

    况且,开封是大城;杨文岳总督,包括虎大威也共有二万多的军马,应该会护卫成功。”

    崇祯最后问道:“锦衣卫有什么有关于周铉的消息吗?”

    王承恩道:“回皇上,他最近主要往训练场跑,还跟怡春院、迎春院做生意;没有跟朝廷官员聚会见面。”

    崇祯点了点头!


    第(3/3)页